“医生,我的娃娃咋个老爱流鼻血哦?”
“医生,我家孩子总是抠鼻孔,是不是得了鼻炎?”
“医生,我孙儿扁桃体经常发炎,到底切还是不切?”
孩子一生病,家长总是担不完的心。眼下正值暑期,各医院耳鼻喉科又迎来暑期“看病潮”。
据了解,自7月以来,各医院收治的耳鼻喉疾病患儿增长一倍,其中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特别多。专家表示,3-12岁是青少年儿童发育旺盛期,但免疫力尚未完善,容易受到耳鼻喉疾病侵害。
小儿扁桃体发炎
家长难以逾越的“担忧”
听到孩子打呼噜,不少家长觉得很可爱,甚至认为这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3年前,家住双流的李女士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后来,儿子呼噜声越来越响,经常扁桃体发炎,感冒发烧。经检查发现,扁桃体肥大三度肿大,由于她儿子伴有打鼾呼吸暂停,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切除扁桃体。但李女士认为扁桃体是免疫器官,孩子才5岁太小就没有做手术。
临床上,像李女士这样想的患儿家长很常见,认为扁桃体是抵御外界病菌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对3-5岁的孩子而言。
专家表示,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或是扁桃体炎治疗不彻底时,扁桃体就会由最初的免疫保护器官转变为感染病灶,并可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等。扁桃体极度肥大,可影响到呼吸、睡眠、吞咽及语言等生理。长期炎症刺激下,还容易伴发腺样体肥大。
临床上,因扁桃体肥大,导致注意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越长越丑,甚至影响生长发育的患儿并不少见。
切还是不切?需要看情况长期扁桃体发炎,到底要不要切除?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孩子身体的实际情况而定。所以,既反对不论有无适应证,一概加以切除的“手术无害论”,也要反对对慢性发炎的扁桃体采取姑息的态度。
专家指出,当出现以下5种情况时,则需考虑将扁桃体切除:
?反复扁桃体炎,每年发病至少4次以上,因反复的发炎,扁桃体已经成为了全身性疾病的“病灶”;
?扁桃体肥大达三度以上,已经影响到呼吸、睡眠、吞咽及语言等生理功能;
?扁桃体发炎的程度比较严重,已经引发了临近器官的炎症,如中耳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
?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发生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肾炎等等全身性并发症,则应手术治疗。
?扁桃体良性肿瘤。
小儿抠鼻子、流鼻血
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理的“隐患”
经常看到家长斥责小孩儿抠鼻子的行为,当然抠鼻子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是除了部分孩子是调皮捣蛋的心理因素作祟,大部分孩子极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比如孩子感觉到鼻塞或者鼻痒,就会下意识的抠鼻子,而鼻塞和鼻痒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专家建议,但凡家长们看到小孩儿经常抠鼻子,除了好言提醒之外,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很有可能孩子是患上了急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若没能及时得到治疗,转化成慢性鼻炎,则孩子一生都会饱受鼻炎的困扰。
孩子抠鼻子还极易导致脆弱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还有不少儿童经常出现鼻出血的情况。暑期一到,耳鼻喉科每天来看鼻出血的小朋友更是急剧增多。家长们普遍对孩子鼻出血的原因及止血方法了解不多,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出鼻血十分担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易出鼻血呢?除了鼻腔过于干燥的原因、外伤性原因外,潜在的疾病才是最危险的,却极易被忽视。
小儿鼻出血的潜在隐患耳鼻喉科医生常将鼻出血分为两大类:鼻腔疾病所致鼻出血及全身性疾病所致鼻出血。
小儿由鼻腔疾病引发的鼻出血常见有以下几点:
?外伤:抠鼻子导致鼻腔粘膜血管破裂,或鼻部被碰撞引起;
?鼻腔疾病:各种鼻腔炎症,包括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均可能引起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最多见的是干燥性鼻炎,引起反复小量出血。感冒后也容易引起鼻出血。打喷嚏太重,也可致鼻出血;
?鼻腔异物:小儿调皮将异物塞入鼻孔取不出来,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同时伴有鼻塞症状。
小儿因全身性疾病引发的鼻出血也十分常见:
?急性传染性疾病:凡发热性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
?营养障碍与维生素缺乏;
?重金属及药物中毒:常与家长给孩子的不当饮食有关;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为关爱青少年耳鼻喉健康,本周六(7月15日)上午10点,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郭朝先教授、成医院张素玉主任等专家,举行暑期青少年耳鼻喉“名医见面会”活动,与大牌专家面对面。有关青少年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儿童鼻窦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认识误区……您的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专家,也可以带上自己的报告让专家解读。
耳鼻喉专家认证
7月15日见面会当天福利(18岁以下青少年):
1.免专家挂号费;
2.耳鼻喉内窥镜检查5折
3.门诊检查、治疗项目8折
4.当天住院手术治疗减免元
PS:活动现场更有“玩游戏赢奖品”的神秘惊喜。
报名方式:文末留言“孩子姓名+孩子年龄+家长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