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医院年冬病夏治
正式启动啦
6月21日(周日)
与您不见不散
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等中医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最旺盛的时机,采用穴位贴敷、针灸、推拿、刮痧、中药内服等方法,治疗某些受寒凉诱发或加重的病症。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充盛,人体体内阳气旺盛,经脉气血运行加速,腠里打开,便于寒邪外排,外用药物容易渗透吸收,到达病所。
此时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正气,驱散体内寒邪,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治未病中心
近来很多新的“中医粉”在后台留言:
何为冬病夏治?我适合吗?
冬病夏治都有哪些作用?
三伏贴啥时候开始,如何选择?
朋友去年贴的,我贴同样的是不是也管?
其实,冬病夏治也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人人皆宜。下面这些问题是市民们颇为关心的,有助大家正确选择。
01冬病夏治只有贴敷吗?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灸、推拿、中药汤剂调理、刮痧、拔罐等,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
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
?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02哪些病算“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咽炎、腹泻、腰腿痛、痛经、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03“三伏贴”什么时候贴?
选择在夏至开穴贴敷,通过药物作用,打开人体穴道,为三伏贴治疗提前做好准备。到了初伏,再正式进行连续三个伏日的贴敷。这样更能发挥三伏贴的治疗功效。
一般每10天贴1次(根据病情不同,也可能五天或七天贴一次),连续贴4~6次,为1个疗程,并且最好连续贴3年。
?针灸科
04贴完药饼注意啥?
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须贴4~6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微过一会儿,局部会发痒、发热。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应及时取下药物。
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05“三伏贴”期间有需要忌口吗?
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吃鱼虾、海鲜。
?推拿科
06“冬病”为何要“夏治”?
冬病之所以夏治,是因为只有夏天才能除去此类病人体内的“病根”。以慢性咳喘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07“三伏贴”里是什么药?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气血趋于体表,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效果。
现在的三伏贴,对古方进行了优化、加工,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等温阳化淤药材,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康复科
08“三伏贴”贴在什么部位?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伏贴一般多选择身体前面的膻中、天突,大椎、肺腧,以及足三里、肾腧等穴。具体来说,哮喘病人选天突、肺腧;鼻炎病人选择大椎、肺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选择膻中、肺腧等。当然,根据所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不同,贴敷时选择的穴位也是不同的。
09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在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
?风湿科
10哪些人不宜贴“三伏贴”?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等。
时间表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表夏至6月21日——7月3日
夏至加强7月4日——7月15日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4日
中伏加强8月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开展“冬病夏治”的科室及治疗病症门诊楼一楼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扁桃体炎、过敏性咳嗽、鼻炎。预约、
骨伤科:腰腿疼、老寒腿。预约。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预约。
门诊楼二楼
肺病科: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约。
脾胃病科: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肠病、慢性腹泻。预约。
妇科: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身痛、经行泄泻、不孕症。预约。
风湿科: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功能性风湿病。预约。
门诊楼三楼
耳鼻咽喉科:过敏性鼻炎、咽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咳嗽等。预约。
杏林楼三楼
针灸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颈椎病、痛经、慢性胃炎、鼻炎。预约。
推拿科:颈肩腰膝痛、脾胃虚弱、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怕冷、慢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预约。
鞠通·内科楼一楼
治未病中心:亚健康、骨质增生、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预约。供稿
门诊部秦梅
编辑
宣传科张娣娣申琳琳
▍版权声明:
○如涉及版权争议,请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