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处理:对于患者需要尽快维持其头部处于低位状态,且采取呼吸氧气、停止超滤、控制血泵转速等处理方式。需要时还可以运用静脉补高糖及生理盐水,有时处理中可运用输注血浆或全血。对低血压延续时间较长的则需要运用升压药来保持血压;对低血压情况严重的患者,则要中断治疗处理后再持续透析。
2.预防脱水:脱水是血液透析中需要积极重视的问题,需运用容量控制型透析机维持正常的脱水量。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干体重准确预测且引导患者自己评估干体重,对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严格控制,必须要控制在1kg/d内。还需防止患者的超滤出现异常问题,每次超滤量需控制在4%~5%的体重之下,且要在干体重之上。医护工作者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吸收程度来调整其饮食起居,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案。对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者,可以采用序贯超滤治疗。
3.改善心功能:主要是针对心功能加以改善,保证患者体内的营养成分处在理想状态,且对相关病因造成的高血压及时处理救治,如:心包炎、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等造成的高血压,这样有助于及时掌握病情后采取措施处理。通常要事先采取单纯超滤,接着再进行相关的血液透析。
4.增强营养:对处于血压透析状态的患者,必须要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保证每天身体都能及时吸收必要的营养元素。护士需指导患者尽量多进食一些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这对于贫血的改善很有帮助。透析时运用白蛋白、血浆、浓缩红细胞等有助于提升血浆渗透压。而经常需要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时应该静脉滴注5%GSml加参附注射液40ml。
5.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进行透析前与透析中尽量不要服用大剂量及长效或快速降压药。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剂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血压进行测量,间隔在20~30min,遇到低血压倾向需立刻采取措施处理。若患者在透析出现低血压频率过高,则要求其在透析前禁止使用降压药,而基础血压偏低、透析中存在低血压的,需对透析前30min使用管通5mg,需要时可配合2.5~5mg。
6.观察病况:对透析时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况变化,做好各方面的检查工作,对生命体征定期观察。对于异常情况需尽早采取措施处理,避免患者的病情发挥。而对于一些低血压的先兆症状,包括:视物模糊、打哈欠、抽搐、腹痛、便意等,则要重点采取措施防范低血压的出现。对穿刺部位严格固定,防范渗血、穿刺针脱出;对透析器、透析管路的裂缝、松动等问题加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