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据《柳叶刀》发布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湿疹是皮肤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个,被称为皮肤科“头号问题”。
在我国,儿童中湿疹的发病率在15%左右,成年人中湿疹的发病率也在3%左右,越来越多人患上湿疹,它已经成为国民皮肤健康的一大隐患。
一、医生:5个日常行为或是“根源”,要尽量改掉
1、酗酒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随处可见酒的身影,它已经成为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也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摄入的酒精会对皮下血管以及皮肤末梢神经形成刺激,干扰皮肤的“屏障”功能,以升高皮肤受损伤甚至病变的风险;
另一方面,中医理论认为,饮酒会导致“湿热入体”,湿热无法及时外泄,便会形成淤堵,侵害皮肤健康,形成湿疹、皮炎。
2、长期熬夜
“熬最长的夜,秃最亮的头”,多数年轻人一边聊着养生,一边不知不觉间就熬到了天亮。
要注意的是,长期熬夜对我们的内分泌和免疫力影响是非常大的,身体免疫力下降,皮肤对有害病菌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差。
长期以往,出现皮肤问题甚至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幅升高。
3、过多接触过敏原
在湿疹的发病机制中,过敏是很常见的原因之一。
我们身边有很多容易造成过敏的过敏原,如:海产品、花粉、动物毛发、粉尘等,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这些过敏原会更易出现过敏反应。
通过医学检查可以明确自己的过敏原种类,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过敏,也能降低湿疹的发病风险。
4、化学洗剂使用过多
相较于一般人,家庭主妇做家务会接触更多的化学洗剂。
洗衣粉、洗洁精等化学洗剂长期接触能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使其更易患上湿疹。
对于家庭主妇而言,手部的养护很重要。
5、不注意个人卫生
病菌喜欢滋生在湿热、不洁的环境中,做好个人卫生也十分重要。
勤换洗衣物、勤洗澡,可以保持皮肤的干净清爽,从而抑制病菌的滋生和生长,能减少皮肤受到侵害的可能,这对湿疹的预防有很好的帮助。
尤其是运动后,更多的汗液产生,换洗衣物和洗澡就很重要,还应在洗澡之后做好皮肤的保湿和养护工作。
二、提醒:患上湿疹,以下食物尽量少吃
◇发物:即发热之物,常见的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
◇活性纤维丰富的食物:莲藕;
◇辛辣刺激食物:葱、姜、蒜、辣椒、花椒等;
◇易过敏的食物:芒果、菠萝、鱼、虾、蟹等;
◇酒类:各种酒类以及酒精含量较高的饮品。
三、患上湿疹,我们应该怎么做?
1、调整心态
湿疹会对皮肤造成很大伤害,除剧烈瘙痒外,还十分影响美观。
这导致了不少患者患上湿疹后,出现了过分焦虑、紧张的心态,但这种心态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的“坏情绪”中,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下降,体内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机制也会受到影响。
这会影响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以及抵抗有害物质的能力,对病情无益。
2、抑菌护肤
出现湿疹,要做好抑菌护肤工作,灭活菌类活性、保护皮肤要当做头号“任务”来做,可以外用克洛松。
黄连、土茯苓、地肤子等都是对湿疹有很好抑制作用的草本植物,克洛松中含有丰富的上述物质萃取成分。
黄连:入口味极苦,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对湿疮、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抑制和缓解作用;
土茯苓:《医学百科全书》中有“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记载;
地肤子:《别录》中提起“去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可以用于皮肤瘙痒与湿疹;
丰富的植物萃取成分对人体皮肤更具亲和力,能够在抑制病菌的同时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3、多运动
健康源于运动,坚持运动是健康的基石。
长期坚持运动,体内器官活性得到锻炼,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提升,皮肤对外界有害物质的侵扰会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这能大幅降低皮肤病变的风险。
其次,运动还能提升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以更快地将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代谢排出,避免毒素侵害皮肤,从而更好地保护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1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