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给家长说,多吃无益而反生内热,饮食不节可以导致腺样体肥大,非独外因。
往往来说,孩子出现腺样体肥大的问题时,家长首先就要反思自己的喂养问题,不要一味的去靠吃药来解决,下面是部分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治病因素分布表。
不难看出,易感冒者位于首位;饮食偏嗜者位于第二位;其次才是拥有过敏症状者。
究其原因,因为小儿素体脾胃虚弱,肺卫不固,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就不能滋养于肺,从而呢孩子更容易感冒,导致腺样体肥大。
肉生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病患金疮者尤甚。”过多食用肉食,会导致孩子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湿浊物,如果不及时调理,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会出现地图舌、手脚心发热、大便不调、手脚心发热等阴虚火旺的体质;
肉吃多了生痰生湿,湿在体内就是水肿,所以肉吃多了还会发胖,而且是臃肿的虚胖,这样的孩子免疫力低,抵抗力弱,爱感冒、咳嗽,医院跑,医院在等着孩子。
甜食:
喜食甜食在腺样体肥大致病因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黄帝内经》中有“甘入脾”之说,味甘的食物虽然可养脾,但食用过多,就会出现《内经》中“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情况。
甜味入中焦,甘味食物过量则容易导致中焦闷堵,心气急必然气短,脸色都发黑,肾气受损,气机不能上承,水气聚于上就容易化痰生湿,阻碍脾气的运化,从而导致痰湿结聚于鼻咽部,形成腺样体肥大。孩子就会出现张口呼吸、打呼噜等症状。
而腺样体肥大可导致鼻塞、打鼾、夜眠憋气、耳堵、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等,危害性大,因其症状复杂隐匿,易被家长忽视,或误认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直至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王医生要提醒大家,任何疾病均是预防大于治疗,有两句老话说得特别好,“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鱼生痰、肉生火,青菜萝卜保平安”。记住这个准则,你会发现,适当给孩子饿一饿,会更好。
声明:此文目的在于传承中医以及调理思路,无不良引导,具体用法用量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传承中医育儿,感谢您的阅读?
END
#腺样体肥大#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rhzl/1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