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夫提醒:
最近,手足口病发病率开始增加。大家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习惯,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注意饮食卫生。发热伴抖动、易惊、精神不好的孩子需要及时就诊!
春困秋乏,在被誉为孩子成长黄金期的春天,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而孩子们却似乎一天比一天犯困,久睡不起,还伴着阵阵鼾声。
孩子睡觉时打呼噜,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睡得香,对此掉以轻心。殊不知,打呼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现象,如孩子患有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鼻息肉等。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小儿打呼噜的常见原因之一。
3岁的毛毛看电视时总喜欢把嘴张着,而且发出很大的声音,晚上睡觉时,像个小猪一样,打起了呼噜。开始,毛毛妈没在意,以为是孩子调皮,而且听着孩子打呼噜还觉得很可爱,后来孩子的呼噜声越来越大,时常吵得她无法入眠。于是,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毛毛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这些症状。医院耳鼻喉科罗志宏教授介绍,目前,腺样体肥大在3-8岁的儿童中发病率非常高,他每天都会接诊几例这样的患儿。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顶上一的团淋巴组织,也称为鼻咽扁桃体,它和扁桃体一样,肩负着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孩子出生后,腺样体生长发育活跃,到六七岁时达顶峰,进入青春期后达渐萎缩退化,成人时基本消失。
当儿童机体抵抗力降低,如受凉、感冒时,存在于机体的病毒、细菌大量繁殖,外界的病原体又乘虚而入,腺样体发生炎症而变得肥大,易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经常处于狭窄状态,影响通气。由于呼吸不畅,孩子便张口呼吸,这样气流通过咽腔时,振动了软腭或悬雍垂,就会出现打呼噜声。
如果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就会影响儿童发育。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由于鼻子发堵,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阵阵咳嗽。
由于孩子长期张嘴呼吸,难以对空气进行加温和过滤,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呼吸不畅可使肺扩张不足,影响胸廓正常发育;若腺样体增生肥大偏向两侧时,可堵住咽鼓管的咽口,引起听力下降、耳鸣,不仅会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急性中耳炎,甚至发生化脓性中耳炎,使孩子的听力遭到进一步损害。患儿经常张嘴呼吸,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直接影响生长发育。
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氧气,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其脑部发育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身高,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研究表明,儿童时曾有打呼噜毛病的孩子,少年时期即使打呼噜已被治愈,仍会出现学习困难。
研究者认为,打呼噜提示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儿童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认知与智能快速发展的阶段。睡眠性呼吸困难会破坏睡眠周期,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性和多动症。这种行为障碍可妨碍孩子的学习。而且,打呼噜也破坏孩子的智力潜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学习潜力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研究还发现,打呼噜还会造成尿床或发育迟缓。大声打呼噜的孩子有一半多家里有成年人吸烟。幼年打呼噜者往往在少年时期会出现哮喘、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过敏症。
所以,儿童打鼾比成人危害更大,千万不可小视。
如果孩子睡觉时打呼噜,并伴有有鼻塞、张口呼吸等表现,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睡眠障碍疾病,医院诊治。如果排除器质性病变,可能是小孩积食引起的,可以服用中药来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