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Lucas动了一个手术,亲朋好友问起啥毛病,总是一言难尽。周围同病相怜的娃们也不少,干脆写篇小文,站在一个患儿老母亲的角度和大家说说腺样体肥大是怎么肥事?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是腺样体因鼻炎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本病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腺样体肥大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呼吸不畅、缺氧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张口呼吸还容易造成颌面问题:突嘴、下巴后缩,俗称腺样体面容。
Lucas从两岁起就经常有鼻炎症状,一直张嘴呼吸,间歇性打呼,腺样体面容明显。
是否要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一般就两种:A、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控制鼻炎,B、手术切除腺样体。是否选择手术是家长们反复纠结的问题,医生主要评估两方面:
1、腺样体造成的堵塞程度:超过70%属于堵塞较严重的,建议手术。
2、孩子的年龄:3-6岁尚处在增生高峰时期,建议手术。(3岁以下不能手术)
大致情况可用下图粗略表示,绿色区间可以保守治疗,红色区间建议手术,黄色区间介于两者之间要看具体情况。(医院、不同医生、不同患者,会有各种不同的诊断建议。)
堵塞程度的评估方法一般是鼻内窥镜或者X光片。以我们在儿童医学中心的X光片诊断为例:鼻咽部顶部到口腔后部连线,连线中腺样体的占比就是堵塞程度。这张图上看Lucas的堵塞程度超过80%。
刚检查出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下定决心手术,所以保守治疗了一阵子。连续使用鼻炎药物内舒拿和立复汀半年后,鼻炎控制的比较好,腺样体堵塞程度从80%降低为70%。可能是由于炎症肿胀消除后,整个堵塞程度有所好转。但是整体堵塞程度依旧属于严重的,且睡觉张嘴的习惯无法改变,最后还是听了医生的建议手术切除。
手术怎么做?手术从嘴巴进入鼻咽部,所以不会留下什么疤痕,但需要全身麻醉,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纠结是否要手术的关键点。医院针对不同病患的手术方案也不相同。医院: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
医院:腺样体切除+扁桃体消融部分
儿童医学中心: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减融/扁桃体消融部分由于腺样体切除后,可能会引起扁桃体的代偿肿胀发炎。所以即便扁桃体本来并没有肿大,手术也会同步处理扁桃体。当然本来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肯定会切除部分扁桃体。医院同步切除扁桃体是怕以后扁桃体慢性炎症、扁桃体肥大需要二次手术。而医院和儿童医学中心都可以选择保留扁桃体,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做了部分消融或减融处理来降低扁桃体肥大的病发几率。手术时间一般只需要15分钟,算上麻醉、苏醒的时间前后2个小时差不多了。手术全过程的亲身经历
(医院住院时长情况都不同,以下仅是我们的亲身经历,仅供参考。)我们选择浦东的儿童医学中心的乔艺医生做手术。医院离家比较近,二来乔医生也是比较有名的。乔医生的号一般要提前一个月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