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医文化,学习中医智慧!
语音更全面哟~
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目前西医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两种途径分别是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存在手术风险,非手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鼻用激素治疗,可暂时缓解患儿鼻部症状,但两者均可能出现复发。
那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腺样体肥大是结果,是因炎症反复发作造成的结果,不是病因,更不是症状,所以即使手术切割后还是会反复发作!
我们中医一直就没有那么多病名,我们一贯的治疗原则都是:辨证论治!
腺样体肥大主要症状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尤以夜间加重,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甚至呼吸暂停等,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症状去辨别病因。
我在这里借用一篇《姜之炎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我觉得讲得很好,现将内容大概总结如下,供各位参考。
姜老师认为,儿童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痰核范畴,应从痰论治。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是由于感冒后引起,“邪毒侵肺,肺热壅鼻”,从而导致出现头痛、耳痛、鼻塞、流黄涕、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而慢性的病机则是“痰湿凝聚,脾虚痰阻”,是由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聚于鼻咽,导致痰核。此时患儿的症状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食欠佳、鼻塞、痰多、张口呼吸。舌淡、苔薄白腻,脉细无力。
1、急性:
姜老师认为,肺热壅鼻之痰核为实证,当以驱邪为主,理应清肺通窍、化痰散结。姜老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清肺化痰通窍方(金银花、连翘、辛夷、石菖蒲、黄芩、夏枯草、象贝母、丝瓜络、生牡蛎、甘草)。
方中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可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连翘性苦微寒,入肺、心、小肠经,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药相须为用清热散结为君。辛夷入肺经善通鼻窍,为鼻科圣药,菖蒲芳香走窜,豁痰开窍醒神;黄芩清肺泻火,引药上行,三药同用宣通鼻窍为臣。丝瓜络、象贝母、夏枯草、牡蛎消肿散结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之清肺通窍、化痰散结功效。
2、慢性:
姜老师认为,脾虚痰阻型痰核属虚实夹杂,当邪正兼顾,治以运脾化痰、通窍散结。湿痰同出一源,脾运失司,津液不化,脾虚则湿盛,湿聚成痰,而成痰核。实脾土,燥脾湿,助中焦之转输,乃绝痰之源的治本之法。姜老师根据以上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运脾治鼻”新理论,形成了运脾化痰通窍方(苍术、薏苡仁、辛夷、石菖蒲、黄芩、夏枯草、象贝母、丝瓜络、生牡蛎、甘草)。
方中苍术芳香燥烈,燥湿健脾,为运脾要药,薏苡仁甘淡,健脾渗湿,两药相须为用运脾化湿为君药;辛夷善通鼻窍,石菖蒲豁痰开窍,黄芩燥湿,引药上行,三药同用宣通鼻窍为臣;生牡蛎、夏枯草、象贝母、丝瓜络合用化痰散结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作为使。全方运脾以消痰,通窍以通气。
两种治疗思路,在临床上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除此之外,姜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在使用中药时,要配合穴位按摩——按揉迎香穴。
迎香穴是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手阳明为大肠经,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足阳明为胃经,又脾与胃相表里,脾胃健运,痰湿可除,可以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状。
总之,腺样体肥大在中医里,并不是病源,手术切割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并不治本。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姜老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两个医案,供大家参考!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荨麻疹的神奇治疗方法,推荐给大家!
小孩咳嗽、积食一起解决,试试这个中成药
春节吃多了,腹胀便秘怎么办?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乳房胀痛、胃胀腹痛可能是气滞造成的,用这两个方子就可以治疗!
男女生理周期,你知道吗?这个一定要知道啊!
眼皮跳动,用点桑叶泡水喝居然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