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的“化工厂”,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
肝脏的功能
1、储藏和释放糖分。肝脏能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并储藏起来,类似储水池一样,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被大量消耗,身体需要的时候肝脏又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平衡。肝功受损时,人就会感到乏力、疲倦、出冷汗、心慌、气促等不适。一般成人肝内约含克肝糖原,但这克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
2、合成蛋白质。肝脏是人体血浆蛋白的主要器官。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一系列加工后,合成的蛋白质进入血液循环满足全身及组织器官的需要。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合成明显减少,经常会出现双下肢可凹陷性浮肿,并形成腹水。
3、分泌胆汁。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但在非消化期间,肝胆汁都流入胆囊内浓缩贮存,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高蛋白食物引起胆汁流出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的作用次之,而糖类食物的作用最小。肝功能不好时,胆汁生成排泄出现障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不良,常引起腹泻和消瘦。
4、解毒作用。肝脏能将吸收入体内的毒物或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转变成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加速其排泄,以保护机体免受毒害,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氨基酸代谢的脱氨基反应及蛋白质代谢中不断产生的废物——氨的处理均在肝内进行。氨是机体内有严重毒性的物质,肝脏可以把它造成无毒的尿素,从肾脏经尿中排出,达到解毒目的。如果当肝病到了晚期,肝功能发生了衰竭,丧失了处理氨的能力,即可产生“氨中毒”,病人会发生肝性昏迷,医学上称为"肝性脑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5、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它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6、其他,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
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重型肝炎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一般2周之内的为急性肝炎,超过6月的为慢性肝炎,两者之间的为亚急性肝炎。
病因
1、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确定有甲、乙、丙、丁、戊共五种可致病的肝炎病毒。
2、酒精性肝炎
3、药特性肝炎
4、感染中毒性肝炎
临床表现
1、急性黄疸,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尿色深黄或浓茶色。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乏力等表现。(原因: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黄疸及淤胆)
2、肝区疼痛、腹水(原因:大量肝细胞坏死,灭活醛因酮和利钠激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合成白细胞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
3、肝性脑病,随着黄疸进行性加深,患者极度乏力,精神萎靡、嗜睡或失眠、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肝臭。(原因:大量肝细胞坏死,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致大量有害物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致)
4、明显出血倾向(原因:肝细胞坏死,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酶降低等。
2、血清学检查:检查病毒素标志物明确
3、B超或CT检查,腹水,肝脏体积明显缩小
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医院感染。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以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2、并发症治疗
3、抗病毒治疗,应该尽早使用
4、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为一种常用的人工肝技术
5、肝移植
保险条款
急性或亚急性肝炎:指因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组织弥漫性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经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重度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
2.肝性脑病;
3.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急速萎缩;
4.肝功能指标进行性恶化
根据保险责任约定,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申请理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是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才可以,除外酒精和药物引起的。
2、黄疸:病例中会有提示皮肤巩膜黄染,或是抽血胆红素升高明显。
3、肝性脑病:病历上有时候会有肝性脑病的诊断或是抽血检查有血氨升高。
4、影像学检查结果,这个好提供。
5、肝功能指标,提交几次的检查结果做个对比即可,进行性恶化不是说越来越严重,只是这个指标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即可。
小提示:
如果急性重症肝炎进行了肝移植,注意保障责任的竞合问题
何止理赔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mz/1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