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吃饭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时明明认真的喂养,想给孩子补身体,可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冒、发烧、咳嗽,身体素质比以前更差了,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就应该考虑到孩子是不是积食了。
什么是积食?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像孩子出现扁导体发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麦粒肿、霰粒肿、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都是由积食引起的。
◆◆◆◆◆
积食的判断那该怎样判断自己家孩子是否存在积食的情况呢?孙泰和针灸推拿科专家总结了以下了几点病症,如果孩子符合一条便可判断为积食!
1、舌苔厚重。
2、口气酸臭。
3、大便臭。
4、食欲反常。
5、夜眠不安。
积食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常言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积食往往会带来的这些问题:1、咳嗽、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
2、发热。
3、急躁、易怒。
4、夜眠不安。
5、便秘。
6、腹泻。
7、不思饮食或食欲亢进。
8、其他:鼻衄、斜视、多动症、抽动症、麦粒肿、霰粒肿。
第一步补脾经
脾经位置:拇指外侧缘,自指尖至指根处。中医认为“脾为小儿后天之本”,通过补脾经,不仅能够改善消化功能、补气血,还能提升宝宝的免疫力。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在宝宝的大鱼际处揉次
根据宝宝表现,搭配其他穴位
以上是针对宝宝脾胃问题的基本推拿方法,家长们除了学会上面这套手法,还可以细心观察,根据宝宝的症状表现,再增加推拿的穴位。
脾胃虚寒:+推三关、揉脐
如果宝宝体型较为消瘦,面色苍白,不像别的宝宝那样精神百倍,而总是倦怠无力,哭声也比较低弱,说明是脾胃虚寒,可以在上述手法的基础上再加推三关、揉脐,以温阳散寒。
三关穴位置:前臂桡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食中二指并拢,自拇指侧的手腕处开始,推至肘横纹处次。
揉脐:用手指端沿逆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肚脐次。
积食:+摩腹、推脊
如果宝宝总是烦躁不安,肚子胀得圆鼓鼓的,频繁哭闹憋得小脸发红,可以增加摩腹、推脊来消食导滞。
摩腹:用先把掌心搓热,然后用整个手掌,沿顺时针方向摩擦宝宝腹部的皮肤次,注意动作要轻柔,做到“皮动肉不动”。
推脊:用食、中二指并拢,沿着宝宝脊柱从上向下直推5遍。
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捣小天心、捏脊
捣小天心:操作者食指或中指屈曲,指尖或指关节,快速捣按宝宝的手掌大小鱼际交接的凹陷处。
捏脊:操作者双手的大拇指在下,食指、中指、无名指在上,轻轻捏起宝宝脊柱处的皮肤,沿脊柱自下向上两手交替捻动,可操作5~10遍。
饮食调理从中医角度来说,小儿的养护靠“三分治七分养”,注意养育且不要过度治疗。
—喂养原则—
若保四时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
“五果”实指枣、李、杏、栗、桃。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
“五菜”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
(2)食用清淡、新鲜、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03运动疗法户外运动: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如果天气太热或过冷的话,选择合适的时间,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或一小时。
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
小儿推拿适应症发热、咳嗽、哮喘、鼻炎、过敏、湿疹、麦粒肿、霰粒肿、腹泻、腹痛、便秘、厌食、遗尿、近视、多动症、抽动症、腺样体肥大、肥胖症、生长发育迟缓等。
超超麻麻(宾阳母婴健康调理中心)
产后康复
无痛催乳,开奶,通乳,科学回奶,排残乳,淋巴排毒,盆骨闭合,腹直肌修复,盆底肌修复,耻骨闭合,子宫复旧,气血理疗月子病调理,淋巴排毒,腰腿疼调理,肩周炎调理,肩颈护理,祛湿排寒,乳腺增生调理,宫寒,不孕不育调理,子宫卵巢保养,督脉任脉灸,拔罐,刮痧,雷火灸,亚健康调理
中医小儿推拿儿童常见病调理
(1)呼吸系统: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
(2)消化系统:腹泻,厌食,消化不良,便秘,呕吐,食积,腹痛
(3)其他:尿频,夜啼,湿疹,生长发育迟缓,近视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l/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