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给我们留言说她的儿子从2岁开始,出现睡眠呛醒、憋醒等症状,睡觉打呼噜、转气困难,一晚一晚翻身,非常痛苦,去医院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于是求救我们要不要手术。
所以,我们邀请了耳鼻喉专家,
来帮你解答儿童腺样体肥大
到底要不要手术?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与扁桃体一样,腺样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8岁时达到最大,11岁以后逐渐萎缩,所以说腺样体是每个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但腺样体可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出现病理性增生肥大,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01
通气障碍
有增生肥大腺样体的孩子容易出现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而通气障碍又会影响儿童夜间的血氧供应,出现身高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精神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张口呼吸还会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结果就是孩子越长越丑。
02
鼻炎、鼻窦炎
腺样体肥大会释放较多炎性介质,诱发鼻粘膜水肿,出现流涕甚至诱发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问题,而鼻炎、鼻窦炎产生的大量分泌物,又会进一步刺激腺样体增生肥大,形成恶性循环。
03
中耳炎
中耳的通气管——咽鼓管的开口位于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组织会挤压咽鼓管口,造成咽鼓管阻塞,影响中耳的通气功能,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如伴发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将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严重者还会出现鼓膜穿孔、流脓、听力下降。
03
顽固性咳嗽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有些可出现长期咳嗽。咳嗽的成因有两种,一种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即鼻腔鼻咽部的分泌物向后流,刺激咽喉及气管,有些儿童张口时就能看到脓涕附着在咽后壁上;另一种慢性咳嗽为上呼吸道的炎性介质长期刺激机体,使气道长期处于敏感状态,及“气道高反应”,从而出现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可出现喘息甚至哮喘发作。
腺样体大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手术?
如出现下面任一点,就说明孩子需要手术了:
影响呼吸,出现缺氧症状,如:睡眠打鼾、身体或智力发育迟缓、腺样体面容。
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如长期流涕、发热、咳嗽等。
腺样体手术疼不疼?
是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
因为配合问题,儿童腺样体肥大术均采用全麻进行,主要是手术过程中患儿无疼痛,也不会产生恐惧感。现在全麻技术很先进,术后苏醒快,药物代谢也快,基本没有后遗症,术后患儿疼痛也很轻。但疼痛作为一种感知,会随着年龄认知的不断强化而不断加深,也就是说越小的孩子越不疼痛,越大的孩子疼痛越明显。所以对需要手术的孩子来说,越早手术越能尽早解决问题,也越有助于儿童身体及智力的发育。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zl/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