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素养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必须是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我们常对拼命工作的成年人说:没有“1”,后面都是“0”。这话可能孩子不会懂,但是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健康的可贵。
我所认识的家长大部分还是非常重视孩子健康教育的,户外运动、洗手刷牙、少吃零食、早睡早起规律作息……这些常识虽然未必完全作到,但还是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小病小灾”上,显得有些慌乱和过于紧张。我想,其实每个妈妈都是被孩子闹病煎熬出来的。作为双宝妈妈,自然有些经验可以写出来。腺样体肥大就是一个。自从儿子三岁半时做了腺样体手术,就有十多位妈妈直接或间接地向我咨询了解,今天我想把我的心路历程写下来,虽然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但还是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参考。
科普: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鼻子里的小怪物:谷子哥哥打怪记
儿子很小就开始打呼噜了,应该是婴儿期几个月的时候,感冒了还有鼻涕泡泡,我一看他那样就给他唱“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后来呼噜打得越来越响,半夜憋醒,哭闹,夜里几乎没睡过整觉。两岁多的一天夜里,像往常一样,半夜醒来,哭闹,爸爸差点要伸手打孩子,为此我先揍了爸爸。孩子睡了之后,我翻手机,看到一个同事的孩子,四岁多,医院做了腺样体手术。接着,就百度了“腺样体”,忽然发现跟谷子地症状很像。跟同事了解后,医院诊断一下。
年5月,娃2岁多,医院做了“鼻腔镜”,结论出来了,已经堵了四分之三。我之前了解过这个病的起因,也看到很多家长纠结是不是做手术的帖子,我也毫不例外地陷入了纠结。医生的建议是手术,原话啊“把你的鼻子赌一个月,你看你舒不舒服?”。
出于心疼孩子,加上有些帖子的建议,我们去找了中医,从此每周从西三环驱车去一趟望京,吃中药调理。大约一个多月下来,孩子鼻涕少了,夜里虽然呼吸还是重,但能睡整觉了。一个夏天都不错,心中窃喜。接着,10月份,我们上了幼儿园,岁月静好。
年11月,天冷了,在家里用上了电暖器,真的就是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忽然鼻子又爆发了:大黄鼻涕,娃直接用袖子一抹,把小脸整得风嚎了一样;夜里又开始半夜哭闹,感觉经常会停止呼吸。这种状况,我居然给孩子持续了一个冬天。最终让我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是孩子的性情越来愈暴躁。
继续自己找问题: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子呼吸不畅,孩子只能张嘴呼吸。1,经常鼻炎咽炎一起犯,感觉总像感冒似的;2,由于鼻子经常憋气,夜里睡眠很差,影响生长发育;3,吸入氧气不足,影响大脑发育;4,总是靠嘴呼吸,一吃饭等于就得憋着气,而且闻不到饭香,所以食量也很低;5,长期张着嘴,会引起腺样体面容;6,时间久了会引起鼻炎、中耳炎、扁桃体炎;7,每天鼻涕拉擦,孩子就自己跟自己生气,虽然不会表达,但是他也觉得为什么别的孩子不是他这样的,心理会自卑和狂躁。这些,在我家这三岁多的孩子身上,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转过年春天,我又医院。这次直接挂了专家号,第二次做了鼻腔镜,得,基本全堵上了。我也好奇为什么之前吃中药好些了,后来又犯。医生说:“因为春天夏天,空气湿润,都会好些。冬天一干燥,就会有明显症状。”这下,恍然大悟。这次,乖乖听医生的。
术前检查:睡眠监测
这是一个确定是不是有做手术必要的检查。医院的睡眠监测室住了一晚上,小家伙还算配合,懵懵的带上了各种监测仪。护士也是一晚上盯着每个屋里做监测的孩子。结果出来了,挺恐怖的,一晚上憋醒38次,每次憋气15秒。知道我当时什么心情吗?儿子太可怜了,这三年就没睡过好觉啊,心疼极了。就盼着尽快手术。
手术选择(医院攻略)
我们选择在医院手术,毕竟是孩子的手术,还是觉得医院经验更丰富,更适合孩子。医院手术又有两种选择,一是普通住院医保可以报销,但是要排队很久、不是专家做,最重医院、不能陪护,我不想等我也不想让儿子自己住院。所以果断选择第二种,特需,保证专家亲自手术、单间病房可以两位家属陪护,而且手术日期很快。虽然不能报销,认了!一共三万多搞定。
住院情况
周四办理住院,做相关术前检查,周五手术,周日回家。整个过程不出一滴血,孩子在从手术室出来到清醒之前,没哭一声。醒来以后,吸吸鼻子,笑眼弯弯地说:“妈妈,我能闻到味道了。”妈妈直后悔,手术做晚了,让儿子受那么多罪。
术后情况
吃一天流食,吃了一周软食。一切都好了。每天都睡得很香、不打呼噜了;饭量渐长以后,逐渐长胖一些;不再是个鼻涕虫,自己的自信心也上来了。之前腺样体引起的鼻炎还在,偶尔还是会有些鼻涕,基本上抗过敏的药物一用就搞定。
夏天报道
总结反思建议
1.现在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医院咨询的时候,医生提出我自己就是腺样体面容,我才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吃的最多的药就是“佛山鼻炎康”,后来不知怎么也就没事了,但是该有的面容也就有了。所以,也许并不是越来越多,而是家长越来越重视。七条危害,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也许小时候我也做了手术,现在说不定博士后了(玩笑)。
2.如果孩子遇到了腺样体肥大,医院、听专家医生的建议,做最正规的检查。是不是要做手术,还是听大夫的。也不是所有腺样体医生都建议一定手术的,还要看睡眠监测的结果,生活质量很重要。
3.风险与收益。做手术的风险,家长们无非顾虑,这么小的孩子给麻药,傻了怎么办?术后复发怎么办?这是家长考虑的风险。可以说,这种风险是极低的,麻醉根本不用担心,是否有复发的可能,也因孩子的病情来看。还有人担心,免疫力会下降,请自行科普一下。收益那是相当大的,请家长权衡。
4.及时止损。手术后,我一直自责为什么没给儿子早做手术;我也特别庆幸,三岁半做了手术,还不算太晚。同天手术的几个小孩子,有跟扁桃体一起切的,和耳朵手术一起做的。还算幸运,谷子哥哥的小怪兽没有殃及其他“伙伴”。
总之,这个手术要不要做?一是听医生的建议;二是别担心麻药。毕竟生活质量最重要,别等着他自己萎缩。想起医生说的“给你的鼻子堵上好几年,你看你会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