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因宝宝打呼噜,小编带3岁宝宝去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喉科做检查;结果提示:腺体样肥大占位3/4,当时在耳鼻喉科的很多小朋友的检查报告,均提示腺体样肥大占位,只是占位的程度不一样。尤其当周围的宝妈们讨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时候,好韵妈妈很是担心!
幸运的是,医生告诉小编,可以先药物治疗看看效果。宝宝打呼噜,可能与宝宝腺样体肥大有关。目前看起来效果不错,打呼噜的次数越来越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了。那么,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疾病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呢?由于工作关系,小编常常与儿科医生打交道,下面请
白衣奶爸儿科医生就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专业的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上感及脑缺氧 腺样体肥大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是病儿的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常有咳嗽、头痛、精神不振或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腺样体肥大还可以影响病儿鼻腔的通气和分泌物的引流,从而产生鼻塞,流鼻涕,严重的情况下,孩子的鼻子还可能完全阻塞,而长期鼻塞还能导致病儿脑部缺氧,进而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中耳炎 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可压迫外侧的咽鼓管而引起病儿中耳炎,使其听力下降,若治疗不及时,患中耳炎时间太长,即使切除了病儿的腺样体,其听力也不能再恢复正常。
睡眠质量差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在睡眠时,由于腺样体的增生,使呼吸道气流通道狭窄而不通畅,气体不时冲击舌根部及悬雍垂等组织,随着呼吸而发出阵阵鼾声。除打鼾外,病儿还常常有不安的表现,呼吸不畅,常惊醒或惊叫,还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咳嗽。 好韵妈妈月嫂指出:父母对孩子的腺样体肥大绝不能轻视,当发现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特别是睡眠出现呼吸暂停时,父母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毛病,还不要忘记检查一下,看看孩于是否有腺样体肥大。要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由于急性腺样体炎引发的暂时性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十分大,如孩子患急性腺样体炎,应及时就医,予以对症治疗,并注意卧床休息,不需要手术切除。 如孩子的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发作而产生病理性增生和肥大时,医院就诊,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目前,病理性腺样体肥大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手术切除,4岁以上患儿即可手术。
四、什么情况下,腺体样肥大要考虑手术治疗
有以下这些情况的时候,医院的五官科就诊,让专科医生帮您看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腺样体增生引起慢性鼻塞,或者习惯性张口呼吸;
2、睡眠呼吸障碍(简单来说,就是睡着睡着,因为呼吸道被挡住了,突然憋气无法呼吸,突然醒过来。),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的发生;
3、颌面部、牙齿发育异常,就是有腺样体面容的发展趋势;
4、淋巴组织异常增生;
5、反复发作的感染,包括:腺样体炎症、中耳炎、鼻窦炎等;
6、新生物怀疑有良性或恶性新生物的生长。
五、腺样体肥大宝宝在家里如何护理
1、保持环境清洁,避免太多粉尘,尘螨,避免产生呼吸道炎症反应或过敏性反应,从而诱发呼吸道相关症状;
2、注意观察孩子睡眠时候和日常的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的情况,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3、已经确认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又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在家里家长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睡眠时候的呼吸状况,建议侧卧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呼吸道窒息的风险;
4、教导孩子睡眠前后刷牙,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减少相关病情的发生。
总而言之,家长们在门诊就诊时,专业的医师会反复仔细询问病史,了解以往的治疗经过,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和患儿家长进行详细的沟通,这些是在决定是否手术以前非常必须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