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常有家长询问,宝宝睡觉经常打呼噜。经耳鼻喉科检查,结果提示:腺样体肥大。那么,腺样体肥大是怎样一个疾病呢?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症状?
有以下这些症状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无腺样体肥大哦:
(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肥大都有哪些危害?
(1)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由于鼻塞影响呼吸而靠嘴张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扁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长得很像是猪八戒或丑小鸭,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2)容易造成儿童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3)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的氧分,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有的家长问,是不是孩子中发现腺样体肥大是不正常的,需要立刻手术切除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有专家指出,在2-7岁的孩子中,如果做鼻咽部检查,约有85%以上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其中会导致出现临床症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其中需要手术治疗的又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不是一定要手术治疗。
再者,在很大一部分孩子中鼻塞,打呼噜其实是因为当时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鼻窦炎造成的,而腺样体肥大,只是部分因素。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手术切除,切除的只是一个腺样体,而炎症方面,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是不能通过手术治疗的,需要保守治疗(如鼻部理疗,鼻负压置换治疗等),长期坚持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这些孩子,在药物治疗后,鼻塞,打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这些孩子是完全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什么情况下,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治疗呢?
(1)腺样体增生引起慢性鼻塞,或者习惯性张口呼吸;
(2)睡眠呼吸障碍(简单来说,就是睡着睡着,因为呼吸道被挡住了,突然憋气无法呼吸,突然醒过来。),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的发生;
(3)颌面部、牙齿发育异常,就是有腺样体面容的发展趋势;
(4)淋巴组织异常增生;
(5)反复发作的感染,包括:腺样体炎症、中耳炎、鼻窦炎等;
(6)新生物怀疑有良性或恶性新生物的生长。
医院耳鼻喉科联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