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榜有更新TOP5
这是一份育儿精选内容榜单。
综合昨日所有热读育儿内容的阅读数据、
可读性评估,告诉你每天不容错过的
好内容都有哪些。
·/5/22有更新
*注:点击标题可直接进入原文阅读
TOP1:孙燕姿累到崩溃对儿子发飙,你是不是也这样失控过?
阅读数:10W+
点赞数:
推荐指数:★★★★★
来源:年糕妈妈
关键词:二胎时代、吼娃
“上周,怀二胎在家待产的孙燕姿在微博上发了一段长文字,讲述了大儿子得肺炎的9天时间里发生的事:
怀着老二、照顾老大的她,从孩子生病第一天就明白“睡不了整觉的日子开始了”,然后就是尽医院、做检查、配药。
后来几天,小孩的情况出现反复,情绪也一次次极端暴躁,不停把床单吐脏、还睡在卧室地板整整两夜,孙燕姿要半夜给孩子喂温水、找食谱做营养餐、盯着他吃药……她亲力亲为,可以想见有多辛苦、多焦心。
终于等到第八天晚上,小朋友开始有点好转,孙燕姿形容道:“他终于顺利地吃完一碗面,而且没有从任何一端排出来,我也快眼泛泪光。”
然而这段关于育儿点滴的有趣文字,孙燕姿却用了一个有点严肃的标题《关于糟糕父母的故事》。因为她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生病第八天,小孩闹腾着要吃巧克力和冰淇淋,没得到妈妈同意的他在纸条上写下“我恨妈妈”,气不过的孙燕姿随后怼道:是嘛?如果你死掉我也不会在意的!虽然吼完孩子后迅速道歉和好了,但脱口而出的瞬间,她内心就后悔愧疚了。
忍不住怼了孩子、吼了孩子,这种失控的时刻每个人都经历过。其实当妈的情绪,真的不用那么那么紧绷。
控制不住的时候吼了孩子吗?没关系,每个人都有那种时刻,但记得事后和孩子平心静气地沟通、道歉。
会“自私”地想抛下孩子去看场电影、喝个下午茶吗?没关系,你需要放松一下了,把孩子扔给爸爸也并不会怎样。
想要兼顾家庭和工作,把自己熬得筋疲力尽吗?没关系,做好每个当下你想做的,就算得不到认同也没关系。
只要你记住——
“我珍惜每个拥抱、每次欢笑和每回他说“妈妈能不能陪我一起睡”的小小要求。我也会珍惜每次发脾气,每一次无论是作出让步满足他的要求,还是坚持自己的立场给他一个小小的教训,获得怎样不同的结果最终都是源于对他的爱。”
而这,才是妈妈最该传递给孩子的,不是吗?”
TOP2:1周确诊7例!猩红热高发季,赶紧看这篇防治攻略!
阅读数:10W+
点赞数:
推荐指数:★★★★★
来源:崔玉涛的育学园
作者:胖达
关键词:儿童疾病防治和护理
“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又到了猩红热高发的时间,不少地区关于猩红热高发报道也充斥报端。
那么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和流感一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说话、咳嗽、打喷嚏等,也可以通过污染过的食物、玩具、衣被等间接传播。
猩红热的潜伏期通常为2~7天,易感人群是2~10岁的儿童。如果情况严重且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会引起中耳炎、肺炎、心肌炎、或肾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关于普通型,有这4大典型症状:
1.发热。
得了猩红热后孩子的体温能到达39℃左右,还可能会有头疼、浑身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等这些症状。
2.咽峡炎。
咽峡炎的主要表现就是咽痛、吞咽痛。
如果看宝宝的咽部的话,能看到局部充血,有的时候还会有脓性的渗出液,上颚也会有充血或出血性粘膜疹。
3.全身弥漫性红疹。
(1)鸡皮样疹
一般孩子发热后24小时就会开始出疹。开始从耳朵后、脖颈和上胸部出现,24小时内就会迅速蔓延全身。48小时达高峰,此时体温也最高,可谓“双高”。
典型的皮疹是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粟粒大小的丘疹。因为样子看着特别像鸡皮,所以也叫做“鸡皮样疹”。
(2)口周苍白圈
如果孩子的脸上只是有些充血发红,没有起疹子的话,嘴唇周围就会一个白白的圈,这就叫“口周苍白圈”。
(3)草莓舌/杨梅舌
在生病初期,孩子的舌头上会有一层白色的舌苔,红肿的舌乳头会突出在白苔上面,这个阶段,叫“草莓舌”。
等2~3天后,白苔会慢慢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变成肉红色,舌乳头仍然是凸起的,这个阶段,叫“杨梅舌”。
4.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一般在3~5天后皮疹就会按照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脱屑,皮疹越多脱屑越明显。
应该怎么治疗?
当发现孩子有高烧的症状的时候,就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得的是猩红热,一般1~2天就会起疹子了。一旦发现孩子高烧加起了疹子,立马带孩子去看医生。
目前来说,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仍然对青霉素敏感,所以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就是青霉素。
用抗生素来治细菌感染,是对症下药。千万不要因为对抗生素有抵触就自行减药或停药。只要遵医嘱按疗程服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家怎么护理?
1.发烧护理
先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说温水擦浴等。如果体温上升到38.5℃,可以考虑给孩子用泰诺林或美林退烧。对于退烧药的使用,如果实在不知道搞不清楚,最好先问问医生。
2.皮肤护理
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清洗皮肤来缓解痒感,如果实在痒得受不了,可以涂点炉甘石洗剂止痒。
注意:有破溃并且持续的渗出液的地方不要涂。
3.口腔护理
1~2岁的孩子,可以用干净纱布或棉球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多喝水也能达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对于大点的宝宝来说,一定让宝宝用温盐水在饭后或睡前漱口,每天3~4次。
4.饮食护理
吃易消化、营养高、少油清淡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5.生活护理
孩子需要隔离并且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孩子睡觉的地方要多开窗通风换气,每天最少开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TOP3:从小做好这两“培”,长大才能脱离陪写作业的苦海
阅读数:
点赞数:
推荐指数:★★★★★
来源:六妈罗罗
作者:罗罗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学习心理建设
“一提到陪孩子写作业,相信每个经历过的父母都可以写出一本血汗史。有趣的是,最近我们看到一个不陪作业的说法,说要相信孩子的自发动力,认为应该全然信任孩子,孩子做不做作业,写成什么样,都不用插手。
这个说法应该来源于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过“自体客体”(selfobject)的概念,放在亲子关系中,就是家长这个“自体”把自己的希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变成家长的“自体客体”,变成家长的延伸,变成家长的一部分,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只是为了取悦家长而被迫学习,效果肯定不好。
当然,不陪写作业绝对不等于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管,只是不做“直升机家长”而已。
芬兰有项研究,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周围、未经孩子要求就提供帮助的行为可能向孩子传达了一种信号:那就是他们不相信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这不利于孩子持续完成任务,还可能导致他们能力发展不良。给予孩子更多作业“自治权”,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任务持久性”。
看似不陪写作业的背后,实际上是家长提前做好缜密准备,对于孩子自立能力的一种培养。那种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式家长,越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越是会适得其反。
想要孩子在学龄写作业时的“不陪”,上学前就要“培”,这种“培”还是心理和技能的“双培”:
心理建设的培养很重要,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同时要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的技能。
孩子写作业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是向家长求助,直接给出答案虽然方便,却让孩子记忆并不深刻,倒不如采用反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反问法对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因为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
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也是世界的孩子,我们是做孩子的后盾,培养对万物充满求知欲的发现者;还是做孩子的双手双脚,寸步不离的搀扶他们变成依靠者?我想,每个家长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TOP4:想让孩子长更高,这种维生素越早补越好
阅读数:10W+
点赞数:
推荐指数:★★★★
来源:丁香妈妈
作者:李昕
关键词:儿童喂养
“根据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5成的中国儿童目前未达到遗传身高,近8成的中国宝宝未来身高达不到父母预期。
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长高呢?
1.为宝宝身高打基础,补维D比补钙更重要。如果孩子缺了它,吃进去再多的钙也会从肠道流失,钙补再多也是白搭。
2.每个宝宝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D含量极少,配方奶中含量也不高,很难达到每日摄入IU的标准,因此无论是母乳、奶粉、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除非每天能喝上1升配方奶),都需要补充维D。
根据我国~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维D缺乏是国内儿童的普遍问题。
多大开始补?补到几岁?
出生2周后就可以开始补,可以一直补到老。
不管是通过食物汲取还是晒太阳补充都很难满足需求,所以国内外一般都建议:维D制剂(即维D补充剂)是补充维D的重要途径。
可以隔月补吗?补多了会中毒吗?
每天补IU的维D是安全的,不用担心会中毒,也不需要隔月或者隔天补。
维D补剂究竟该怎么选?
1.单独补充维生素D优于维生素AD(鱼肝油)
2.维生素D3更接近人体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所以相对维生素D2更好吸收。
3.胶囊和滴剂都可以选择。
对于宝宝来说,滴剂更加方便,可以直接滴在辅食或母乳中,使用方便,宝宝也更容易接受。
4.成分安全是关键,选择大品牌、无糖、无添加的产品。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宝宝,建议选择无味不含糖的维D补充剂。”
TOP5:睡觉时的这个习惯,让3岁男孩智力滞后!
阅读数:10W+
点赞数:
推荐指数:★★★★
来源:小小包麻麻
关键词:儿童疾病、生活习惯隐患
“按老辈人的说法,孩子睡觉打呼噜,那是睡的香。真的是这样吗?
睡觉打呼噜并没有那么简单。它可能是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在我国,差不多10个孩子有2、3个都是腺样体肥大,尤其5-8岁的孩子是腺样体肥大的高发群体。
腺样体肥大不仅会造成孩子睡觉打鼾,也常常会引发其他炎症,比如,孩子会经常得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此外,腺样体肥大还会导致大脑长期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最终对孩子的智力造成严重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