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利于孩子体力、精力的恢复,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的发育成长,因为只有睡觉的时候孩子才会得到更快的生长。在《改善的进行曲之十一:如何改善抽动症孩子的身体素质》上我曾经指出过良好的睡眠对抽动症康复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的患有抽动症孩子都有睡眠障碍,医生们甚至会说睡眠障碍是抽动症的并发症。当然,也有些抽动症孩子并没有睡眠障碍,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情,相比而言,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少了不小的压力,至少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了保证,有利于抽动症的康复。但对大多数抽动症孩子来说,保持良好的睡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原因在于孩子的睡眠障碍不是一天形成的,而且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知道了抽动症孩子产生睡眠障碍的一些原因,才能更好地对孩子的睡眠状态进行改变和调节,这样才有助于慢慢走向较为健康的水平,进而帮助抽动症走向康复。那么,为什么抽动症孩子会产生睡眠障碍呢?经过观察和总结,我认为存在下列方面的原因:
强制性睡眠,让孩子对睡眠产生抗拒意识
其实,养育孩子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只是我们人为地把这件事给弄复杂了。当孩子出生后,婴儿只有两个需求,一个是吃奶,另一个就是睡觉,简单来说,婴儿们就是吃饱了睡,睡足了就吃,只要这两样能保证,孩子一定能够健康的生长。所以,大家看1-3岁的孩子,基本上是一段时间一个样,显示出孩子成长的速度。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是孩子的天性好、睡眠足,这时候的孩子基本会保持在12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遗憾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有太多的家长并没有很好地遵循孩子的自然状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予了过多的干预。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是孩子醒着的时候容易吵闹,家长们嫌烦,就总是想着法子让孩子睡觉;二是也许会知道孩子睡觉多了好,按照所谓的科学道理不断地去强迫孩子睡觉。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孩子的强制性要求,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迫于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想让孩子睡觉,孩子反而不容易睡觉,也许开始的时候孩子会睡觉,但时间长了,总是强制孩子去睡觉,就形成了强制性睡眠。当家长让孩子睡觉的时候,孩子反而不愿意去睡觉,如果家长比较任性,会更加强制或者想办法让孩子睡觉,越这样越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孩子就对睡眠产生了抗拒意识,这是家长不当行为对孩子自然规律的干扰,破坏了孩子自然的生长规律。
可能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睡觉太少了,白天不睡觉,晚上也容易吵闹,基本上睡眠很少。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无碍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确实身体不舒服了,找不到睡觉的合适状态;二是孩子饿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强制性睡眠产生了抗拒意识,孩子把睡觉当成了一种负担和痛苦的经历。各种抽动症孩子的家长,如果你们的孩子有睡眠障碍,可以回忆一下,孩子是从出生时就不爱睡觉吗?还是随着长大,越来越不爱睡觉了?如果是后者,大概就是这里指出的原因了。当然,合适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让孩子多睡一些的,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家庭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家庭的和谐、安静、舒适的生活条件等,这些都不会产生所谓的强制性睡眠的负面效果。孩子累了,困乏了,会自然睡觉的,家长们没有必要为此太过于费心思。
白天形成的不良情绪压力,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
当孩子不能拥有一个良好睡眠后,他们的身体就不能很好的生长,所以,大多数有睡眠障碍的孩子,身体长得都不是非常的强壮。身体变弱以后,往往不能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喜欢强制孩子睡觉的家长,在生活中也喜欢过多地控制孩子的各种生活行为,让孩子的心灵无法主宰自己的身体,并且给孩子造成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让孩子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孩子白天如果有过多的负面情绪,而且没有及时释放出来,不仅会引发抽动症,具体可见《改善的进行曲之六:如何应对抽动症孩子的不良情绪?》,同时也容易让孩子产生睡眠障碍。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可能不相信,那么,如果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应该能够明白了。比如当我们对某件事情非常生气、焦虑或者难过时,我们成人不也一样很难入睡吗?这些道理是一样的,孩子虽然小,尽管他们不会像成人一样保留情绪,但事实上也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压力和紧张感,这些情绪压力如果无法有效释放,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不高。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孩子睡眠时要遵循孩子身体的自然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试着让孩子保持一个轻松、自在的成长状态,如果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睡眠质量一定会有所改善和提高的。
自我的性格缺陷,形成不良的睡眠体验
长期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下以及父母没有正确的养育知识的背景下,养育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较多的性格缺陷。患有抽动症的孩子更是如此,之前说过,许多抽动症的孩子都会伴有胆小、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主性、敏感、脆弱、注意力不集中、不够自信等性格特征。这样的孩子,遇到一些事情往往自己无法完美的处理,不论是家中,还是在学校里,孩子都可能会遇到较多的挫折和不开心,甚至自我造成较大压力,产生强烈情绪。当情绪积累时,发泄不出来,一样会影响到孩子进入睡眠的状态。孩子身心失衡的压力过大后,即使进入了睡眠状态,也很容易做噩梦,甚至惊醒。如果严重的话,孩子不仅白天会抽动,晚上一样会有抽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白天抽动很辛苦,晚上也不会得到很好的休息,而且睡眠的体验非常差,让孩子产生害怕睡觉、躲避晚上的想法。比如有些孩子,非常害怕黑夜,晚上不敢一个人行动,啥事都会需要父母的陪伴,有时候会自己臆想出一些恐怖的现象来吓自己,尤其在睡觉的时候,更加缺乏安全感。这些情况对抽动症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孩子非常害怕,这时候父母的陪伴和鼓励非常重要,要慢慢让孩子感觉到,他所害怕的想法都是不值得的,让孩子慢慢走出自我的恐惧状态。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去恐吓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当然,孩子性格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以年为观察单位的,我认为只要大家保持足够的耐心,伴随着孩子的自我成长,孩子的性格慢慢都会变好的。
受抽动症并发症的影响,无法进入舒适的睡眠状态
一般的常识是,孩子的身体不好,更容易患有抽动症;患有抽动症后,也会让身体变得不够健康。其实,对抽动症孩子来说,他们的抽动本身并没有多大伤害,只要让孩子的抽动释放出来,基本不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抽动无法释放出来,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压力,最终身心失衡。这种状态下,孩子的身体慢慢也会发生病变,比如眼睛容易患有结膜炎,经常会火气旺盛,身体出现上火发炎等症状,还有一个就是与睡眠障碍有关的疾病,就是腺样体肿大。我家孩子在10岁之前一直有腺样体肿大的情况,导致他睡眠一直不好,最主要的一个情况是无法平躺睡觉,平躺时就会呼吸困难,只有侧身才能睡个安稳觉,所以,他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睡眠质量一直很差。但是,随着他抽动的减轻和消失,他的睡眠状态也得到很大改善,期间也是反反复复的,时好时坏。但在孩子10岁以后,基本上没有腺样体肿大的情况了,现在睡眠一直非常好。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很多患有抽动症的孩子有这个现象。所以,我认为腺样体肿大也是抽动症的并发症之一。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发现这个疾病后,医院给做手术割掉了,甚为可惜。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大多数孩子10岁以后,腺样体都会恢复正常的。凡是手术总归会有危害的,人体的任何器官都不能随意去切除,除非危及到个人生命。显然,这个不是个人生命的事情,完全没必要过度医疗。有病不要紧,更多的要靠养,靠调理,靠生活习惯的改变。有时候生病就是报警,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有些地方需要改正,我想这就是疾病的积极一面吧。
总之,保证抽动症孩子的良好睡眠非常必要,家长们了解上述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和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好的睡眠一定会找到您的孩子。只要孩子睡得好,吃得好,那么,他们离真正的健康就不远了,家长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
关爱先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1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