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长越丑,这恐怕是每一个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了,可是发生这样的事时,大部分父母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很多人认为这都是遗传,悲观地觉得无药可救,除非整容。
其实你们想错了,孩子变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平时的不良习惯导致的。
影响面容最大的因素莫过于龅牙和腺样体肥大了。
龅牙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下图,同一个女孩6岁(左)和9岁(右)时的长相对比,颜值明显跳水。
腺样体肥大我们从字面上或许会觉得陌生,但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图中这个小伙子在10岁的时候还是眉清目秀的,到17岁颜值就直线下降,整张脸似乎都有些肿,这就是典型的腺样体肥大容貌。
医生表示,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一个不良习惯导致的——用嘴呼吸。
“用嘴呼吸会变丑”绝非危言耸听
医院牙科除了龋齿以外,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因为龅牙来做牙齿矫正的。而带他们来的父母长相大多都比较精致,按照遗传学的角度,孩子也应该长得很漂亮才是。
医生在接诊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孩子龅牙大部分都是由张嘴呼吸所致。
柚子带着疑惑“孩子张嘴呼吸难道不是因为龅牙吗?”
周博士说:“你说反了,正确的应该是孩子龅牙是因为张嘴呼吸。人在张嘴呼吸时,舌体会后坠下沉以打开口腔通道,长此以往,原本应该往前往下发育的下颌骨(俗称下巴),容易发育受限形成后缩面容。孩子的脸型就会越长越突出,嘴唇增厚,上唇卷曲外翘,龅牙也随之而来。”
为什么孩子会用嘴呼吸?
1、没有病理因素的坏习惯,就是单纯地觉得这样呼吸舒服好玩。
2、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都会导致孩子鼻子不通,呼吸不畅,这样他们就不由自主地用嘴呼吸了。
3、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存在的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出现长期的张嘴呼吸。长此以往,可能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面容。还会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孩子用嘴呼吸有什么坏处?
1、使容貌变丑
用鼻子呼吸时,嘴巴闭合,这时候的舌尖是非常自然地顶在上腭的粘膜皱襞上。然而,张嘴呼吸时,舌体后坠下沉以打开口腔通道,长此以往,原本应该往前往下发育的下颌骨(俗称下巴),容易发育受限形成后缩面容。
2、影响智力发育
用嘴呼吸的人气道是狭窄的,而气道狭窄的最大危害就是缺氧,尤其是导致睡眠过程中吸氧量不足,时间久了就会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儿童晚上张嘴睡觉,吸入的氧气量不够,容易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影响智力。
3、体态的改变
科学家发现伴随嘴呼吸,会出现如头部前移上抬,过度耸肩,脊椎弯曲的加剧,骨盆的倾斜等现象。
如下图所示,口呼吸时脸部已经开始垂直发育了,出现了畸形的下巴骨。
4、引发疾病
嘴呼吸还会引起口腔干燥,影响呼吸功能,诱发呼吸道疾病。更加严重的是,一些特殊体质的孩子,嘴呼吸甚至会引起猝死发生。
孩子用嘴呼吸怎么办?
医生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在4周岁开始去正畸医生处进行检查;
2、如果发现有慢性鼻部疾病要及时治疗;
3、严重的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肿大要及时切除;
4、佩戴嘴呼吸的矫正器和肌功能的训练。
预防孩子用嘴呼吸,家长可以这样做:
1、孩子熟睡时,可放一个棉球在口边,看是否有吹动棉球;
2、过敏性鼻炎患者请尽量远离过敏原;
3、冬夏季多清理鼻腔,保持鼻腔的清洁;
4、增强抵抗力。
孩子越长越丑,除了脸以外,还体现在形体上,比如,身体歪斜、驼背、肥胖也是影响孩子长相的几大因素。
身体歪斜——坐姿不正
很多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作业习惯,喜欢趴在桌子上,或者歪着身子、跷二郎腿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纠正,除了出现常见的“小眼镜”以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严重的话会引起脊柱侧弯、肩膀歪斜(俗称高低肩),十分影响形象。
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督促孩子注意正确的坐姿,养成良好的习惯。
驼背——走路含胸,站姿不正
现在很多孩子无论是走路还是站立,总表现出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伸着头、驼着背、耷拉着肩,走路时脚像是有千斤重,一直在地上拖。
这样的孩子,即便是脸蛋、身材长得不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一旦弯腰、驼背成了习惯,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脊柱、腿部骨骼的变形,这时候就不仅仅是影响美观了,还会造成隐形的病变。
比如,脖子前伸容易带来颈部疾病,驼背容易造成心肺功能方面的疾病,腿部畸形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平时走路、站立有点弯腰驼背的迹象,一定要注意提醒纠正。
肥胖——饮食不规律,贪吃甜食
孩子天生抵抗不了零食的诱惑,尤其是甜食。很多家长宠爱孩子,也会在家里备上很多糖果之类的零食,觉得不能“亏待”了孩子。
但是,不加约束地贪吃零食、甜食,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澳大利亚的一位导演,就亲身做了一个有趣又勇敢的实验:他在连续的60多天里,每天都吃40勺(大约克的)的甜食。
等实验结束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不但长胖了17斤,还被检测出脂肪肝、疑似糖尿病等症状!
其实,过多摄入甜食,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体型的臃肿、肥胖,还会扰乱胃肠机能、增加血管压力、诱发头痛。
另外,孩子如果贪吃甜食、不注意刷牙,还会造成龋齿,有些严重的孩子,满嘴牙齿都跟虫子吃掉了似得。
如果真的要给宝宝吃糖的话,就在两顿饭的中间让孩子吃少许,这样不影响孩子正常吃饭,吃过甜食可以给宝宝刷牙或者喝点水冲冲,尽量减少对牙齿的伤害。
在这个“靠脸吃饭”的社会,长相不光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还有可能影响他将来的婚姻、就业等等,孩子天性无拘无束,我们作为父母就要承担起相应责任来,帮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越长越好看。
周牧/Dr.Zhou
爱幼科学说坐镇专家。著名科学家,博士,斯坦福大学华人生命科学协会学术部副主席,目前主导并参与了斯坦福医学院多项研究项目,研究领域包含婴幼儿发育预测及疾病预测。10年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经验,已发表国际医疗期刊,顶级学术论文数十篇。旨在用最权威最前沿最安全的现代科学医疗技术为新生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育儿小贴士)科学育儿不能轻信的偏方:1、新生儿胀气时在奶粉里加些许的盐巴可消胀气——这个偏方应该在前阵子女婴死于加盐奶粉事件而不攻自破,幼儿万万不可吃含盐的食品。虽然宝宝胀气不用太过紧张,但是若是有特别的症状,就要留意了。由于婴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感觉,所以若是发现他们有大哭大闹且食欲差,又有肚子突出、鼓鼓的情况时,就有可能是胀气了。2、小孩发烧时,用酒精擦拭身体可帮助退烧——这个也经过医生说明是不可行的,因为酒精气味baby不好,而且处理不好还会让病情加重。孩子发热有多种因素会导致宝宝发烧,一些是生理性的,去除诱发因素就可以缓解;另外一些是病理性的,这时候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3、在牛奶里加一些蜂蜜可以治便秘——医学报导说,一岁以下孩童不可食用蜂蜜,会有致命的危险。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喝蜂蜜。一岁以下的婴幼儿食用蜂蜜及花粉类制品,可能因肉毒杆菌污染而易引起食物中毒的。中毒的小儿先出现持续1~3周的便秘,而后出现弛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吸奶无力,呼吸困难。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喝蜂蜜。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1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