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近期有很多家长咨询孩子睡觉打呼噜的问题,只要一躺下睡觉,就会出现憋气、呼吸困难。担心孩子会一口气憋过去,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是由于腺样体肥大造成鼻腔堵塞,因为长期缺氧,有的已形成了“鸡胸”,连大脑都缺血了,若不能及时救治,将进一步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将变成痴呆。原来“打呼噜”不是宝宝睡眠香甜的证明,相反很可能表明宝宝睡眠出现了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带来严重后果!儿童鼾症:是指1-10岁儿童常见的睡眠疾病,儿童鼾症的特征与成人的不同,多表现为睡觉时打呼噜、盗汗、易惊醒、尿床、长期鼻塞、张口呼吸、上气道阻塞并伴有低血氧症等。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的宝宝睡觉时有没有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了?这样是不是暗示宝宝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了?
一、为什么会打呼噜?
宝宝打呼噜、打鼾,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打呼噜说明空气在经过口鼻咽喉等地方时,遇到了阻碍。睡觉呼噜声越大,呼吸道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如果宝宝打呼噜的声音是均匀、且轻微的,还尚属正常。但如果晚间睡觉的时候翻身频繁,喜欢跪卧,甚至呼吸不连续,这时爸妈们要引起注意啦!
二、造成宝宝打呼噜的原因有:
1、小儿呼吸道特征影响
宝宝的鼻道狭窄,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稍有感染,鼻粘膜就充血肿胀,容易引起鼻腔堵塞;咽喉部相对狭小且较垂直,咽喉部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易肿大闭塞。2、宝贝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宝宝原本睡眠质量蛮好,夜醒喂奶安抚就会甜甜地入睡,可是除了感冒、发烧、流鼻涕外,这段时间宝贝容易夜闹、烦躁不安、难安抚、睡眠出现打呼,可能是孩子感冒的预告,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阶段宝贝可能已经咽喉有所红肿或鼻粘膜肿胀了。3、小儿鼻咽增殖腺(腺样体)肥大这是宝宝长期打呼噜的主要原因。小儿鼻炎、扁桃体炎、感冒等反复发作,可使鼻咽部腺样体迅速增生肥大,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4、小儿肥胖宝宝口咽部脂肪垫增厚,因重力作用,睡眠时喉头及舌后空间变窄,脂肪垫堆积加重了气道空间变窄,睡觉时更易堵塞。5、宝宝的睡姿基于宝宝呼吸道的特征,宝宝的某些睡姿也会引起宝宝呼吸不畅。比如仰面朝天睡时,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向后坠,易阻塞咽喉处的呼吸通道,而引起打呼噜;还有宝宝趴着睡觉,鼻子容易被蒙住而打呼。
三、宝宝打呼噜的危害有:
1、影响孩子身高和智力的发育:小孩睡觉时打鼾,就不能进入深睡眠状态,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当小孩严重打鼾时,可能会引起小孩在睡眠时呼吸暂停,导致大脑缺氧,进而影响了智力。2影响面容:小孩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导致面部畸形发育,造成小颌畸形、牙列不齐、上颌骨变长等。3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如果小孩打鼾时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会引起渗出性中耳炎,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如果堵塞鼻道,鼻腔分泌物引流发生障碍,会并发鼻窦炎。4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当小孩严重打鼾时,为了满足机体足够的血氧饱和浓度,心脏便开始了超负荷的工作,长期以往,会引发相应的心血管疾病。
5、容易尿床由于鼻子呼吸不顺畅,只能通过口补偿呼吸,晚上睡眠时,受体位的影响,鼻塞加剧、张口呼吸频繁,继而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同时,由于腺样体病灶刺激神经末梢,孩子控制力较差,在睡眠过程中,大脑缺氧,引起全身供氧不足,导致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膀胱,就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严重缺氧时,会影响患儿智力
6、诱发鼻窦炎腺样体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则会引起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如果堵塞鼻道,鼻腔分泌物引流发生障碍,会并发鼻窦炎。
7、影响身体长高由于打鼾反复打断孩子的睡眠,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造成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但是生长激素等重要的激素,都是在孩子深睡眠中呈脉冲式分泌的。如果深睡眠减少了,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孩子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四、不同呼噜声的表现
01
1、口水或奶液太多导致
表现:宝宝在3个月之前很少会因为口水导致呼噜,因为口水很少。到了长牙的时候,呼噜就多了。这是因为宝宝的口水除了被咽下去外,还有些来不及吞咽的口水,这些口水被留在了口腔和咽喉部,因为宝宝清除能力弱,所以在呼吸时就有呼噜的声音了。奶液多是因为宝宝喝奶可能会喝得有些急,或者喝完后就马上就躺下,这会导致宝宝口腔内积奶太多,从而引起呼噜声。
处理:这种情况一般等宝宝长大后就自然会消失。这时候宝爸宝妈们只需多给宝宝擦口水,其次也可以给宝宝吃磨牙饼干。避免奶液太多的方法,就是别让宝宝吃得太急,吃完奶后拍拍嗝再躺下。
02
2、感冒导致的呼噜声
表现:感冒的宝宝会产生鼻涕,因为鼻腔变得狭窄,又有鼻涕贴在上面,所以气体在狭窄的鼻腔流动就会产生呼噜的声音;另外气体冲击鼻涕也会产生呼噜的声音。而且除了流出来的鼻涕,其余的会存积在咽喉部。当气体经过喉咙的时候,冲击鼻涕,也会产生呼噜的声音了。最后,有的感冒的宝宝没有流鼻涕的症状,但是,会因为咽喉部发炎肿胀,分泌黏液,呼吸时也会出现呼噜呼噜的声音。
处理:出现这种情况,宝爸宝妈只需要等宝宝感冒好就行了,要做的就是尽早治好宝宝的感冒,也要注意给宝宝清理鼻涕。此外,得了咽喉炎的宝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医院确诊和治疗了。
03
3、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呼噜声
表现:一般来说,3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反流到口腔中的奶液再次向下流的时候,可能会留在咽喉处,宝宝清除能力差,所以就导致在呼吸时出现呼噜的声音。
处理:一般这种情况,随着宝宝长大自然会消失,所以不需要做什么处理,宝爸宝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
04
4、喉软化症引起的呼噜声
表现:声门上软骨结构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疾病都可能与喉软化症有关。主要表现是,宝宝在喝奶、活动、睡眠时,喉咙里有呼噜声。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宝宝吸气困难,喂养困难。处理:出现这种情况也无需特别处理。宝宝到2岁左右就能自行恢复。如果宝宝出现喂养、呼吸困难,或者明确声门部结构异常,就需要就医治疗了。
05
5、真正打呼噜的鼾声
表现:在睡眠期间,气流通过上呼吸道时,冲击黏膜和黏膜分泌物引起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这就是鼾声。从鼻咽开始,向下包括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其腭咽弓、舌根、咽肌及咽黏膜,直至会厌,以上任何部位都没有坚硬支架支撑,睡眠时容易塌陷,并且上气道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炎症会导致这些结构肿胀、分泌黏液增多,以上情况导致鼾声。
处理: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宝宝白天玩得太累或枕头垫得太高都会容易导致暂时性打鼾,所以适当地变换体位或是调低枕头之后,宝宝的舌头就不至于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宝宝的呼吸顺畅了,呼噜声也会随后消失。
②如果是因为宝宝过于肥胖导致的持续打鼾,这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会引起长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缺氧,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窒息。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减肥。
③上呼吸道感染时,尤其是腺样体肥大时的打鼾,也需要引起重视。当腺样体肥大时,因为鼻腔气体向下通不过去,宝宝只能张口呼吸,并且有打鼾的表现。如果宝宝出现长期持续张口呼吸,持续打鼾,医院耳鼻喉科治疗了。
五、需要及时处理的呼噜
宝宝长期打呼噜会引发宝宝营养不良、耳疾、甚至智力下降、呼吸骤停等严重后果。所以,爸妈们需要知道:如果宝宝呼噜声很轻,均匀一致,没有呼吸暂停症状,也不影响睡眠质量,一般来说对宝宝不会有啥影响,爸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但是,如果宝宝持续打呼噜「每周出现2~3次」,呼噜声比较明显,而且出现下面两种情况医院检查一下。
1、哮吼的喘鸣音
表现:宝宝喉咙以及气管部位发炎肿胀后,导致气体经过喉咙进入肺部困难所产生的声音,这是哮喘的喘鸣声。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可以掀开衣服看看到胸骨上的部分(脖子正中下部),如果看到宝宝随着吸气而凹陷,就表示宝宝可能存在喉炎,需要立即处理。
处理:出现这种情况时,宝爸宝妈应立即让宝宝吸一些水蒸汽,比如加湿器的水雾或者浴室的水雾,立即使用,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
2、哮喘的喘息音
表现:如果宝宝在夜间出现喘息,主要是呼气相,感觉呼气费力,坐起来能缓解一点。这就是哮喘,也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正确处理。
处理:遇到这种情况,医院检查。口水啊、反流啊、喉软化啊,这些问题导致的“呼噜呼噜的声音”,多属于发育中的问题,等宝宝长大自然就好了;上呼吸道感染也是,等宝宝好了,症状通常也就随着消失了;如果出现像腺样体肥大等情况,爸妈们就一定要重视了,赶紧去耳鼻喉科就诊。
宝宝打呼噜预防措施由于儿童打呼噜通常是腺样体肥大引起,为了让儿童能健康成长,家长们需做好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预防。下面给出以下建议预防,大家可以对照着看哦,不放心的建议就医,进行相应的处理。
1、饮食均衡孩子食物营养要均衡,及时给孩子增加辅食,增加食物的多样性,进行合理喂养,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2、增强体质多带孩子到户外玩,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让孩子多做运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几率。3、注意睡姿如果孩子仰面睡觉时打呼噜,爸妈可以适当垫高宝宝头部,这样舌头就不会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降低打鼾的几率。4、检查身体让医生详细检查孩子的鼻腔、下巴骨部位、咽喉有无异常,神经或肌肉功能有无异常。5、适度减肥如果打鼾的孩子比较胖,要想办法减减肥,让口咽部的软肉消瘦点,呼吸也会变顺畅。
6、预防感冒,注意增添衣物。7、日常生活中,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鼻窦炎。尤其是小孩在2-10岁期间,应加强预防,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8、做好鼻咽部个人卫生,饭后勤漱口,要正确的擤鼻涕,一般发现小孩鼻腔分泌物比较多的时候,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干净。
疫情无情人有情,感恩大家的对妙手人家一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mytydzz/1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