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三种水果
家长们朋友们,我是王医生。我时常提醒大家,脾胃的健康最忌讳的就是生冷和寒凉的食物,因为这会损害脾胃的阳气。特别是对于患有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们,除了要避免过多摄入寒凉食物,还要适当减少水果的摄入量。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孩子,甚至可以考虑用蔬菜直接替代水果。
然而,我了解到,仍有许多家长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我过于夸大了水果的潜在不良影响。这种观念在现代医学中尤为常见,也是导致许多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原因之一。我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和科普,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食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因此今天在这里,再次告诉家长们千万要避开这3种水果,生湿又生寒,越吃鼻炎、腺样体肥大可能越严重!毁掉脾胃、伤阳气。
第一:西瓜
常言说的好“暑天半只瓜,药物不用抓”,尤其是天气渐热,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喜欢吃西瓜,你以为糖分低能利尿,他其实非常寒湿的水果。
中医认为:西瓜的水分充足,味甘、性寒,入心、肝、肺经,能清热解暑、除烦解渴、通利小便,还被誉为“天然白虎汤”。但也正是西瓜水分多、性偏寒的特性,让西瓜成为了“湿气之王”。中医在介绍西瓜的时候,后面多会附上一句“多食能积寒助湿,凡中寒湿盛者慎用。”
第二:枇杷
暮春初夏,正是枇杷果成熟上市的季节,说到枇杷可能很多家长都会想到川贝枇杷膏,能止咳化痰;但是此“枇杷”非彼“枇杷”,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零食的配料表,因此你看它的配料表,它其实是枇杷叶。
真正能止咳化痰的,其实是枇杷叶,其性微寒、味苦,归肺、胃经,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凉,归肺、脾经,有润肺下气、生津止渴的作用。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本经逢原》:“食之令人中满泄泻。”枇杷果性凉,含糖量较高,吃多了不仅不会化痰,反而容易助湿生痰,所以脾胃虚弱、脾胃寒湿、容易腹泻者要少吃甚至不吃。
第三:西梅
西梅,亦被称为欧洲李,自古便在中医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随息居饮食谱》中赞誉其能清肝涤热、活血生津。近年来,西梅因其通便效果被誉为“通便神器”,尤其受到减肥人士和便秘孩子的青睐。许多人选择饮用西梅汁,期望达到通便排毒的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便秘都适合食用西梅。湿气重的人群食用西梅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加重湿气。在春天,当人体容易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口苦、眼睛干涩、失眠烦躁、流鼻血以及大便干燥时,适量食用西梅确实可以清热润燥。
湿气重的人,常常伴随着阳气不足和脾气虚弱。在此情况下,持续摄入如西梅等具有寒凉生湿特性的食物,短期内或许能促进排便,但长期而言,却可能加剧身体虚弱,导致排便无力,使痰湿在体内不断累积。
因此,对于脾虚、阳虚、痰湿重等体质问题的人来说,即使面临便秘的困扰,也应避免依赖西梅作为通便的手段。此外,家长们对于何时不宜让孩子吃水果应有明确的认识,这至关重要。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jxmyty/1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