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和哈工大都对名词解释情有独钟,因为精准的名词解释可以代表一个人严谨的记忆能力和治学态度。比如,清华就曾经考核过可逆过程的名词解释,此处另附加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词解释,与大家共享。
名词解释:可逆过程
定义:平衡且没有摩擦力条件下进行的过程。
1、在同样条件下,正逆过程都能进行?循环后系统复原,环境没有遗留不可逆变化。
2、可逆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理想过程。
3、可逆过程(reversibleprocess)可逆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接近于平衡态,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从始态到终态,再从终态回到始态,系统和环境都能恢复原状。
4、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即为可逆过程。
博士考核扩展知识点
1、请说出可逆过程的四大特点
可逆过程的四大特点:
①推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每一步无限接近平衡
②无限缓慢
③能原路返回
④效率最大
注意:可逆过程并不存在(如同理想气体一样)
2、请举例说明几种生活中的可逆情况的具体案例
接近于可逆情况的实际变化:
1.液体在其沸点时的蒸发、凝结;
2.固体在其熔点时的熔化、凝固;
3.可逆电池在外加电动势与电池电动势近似相等情况下的充电和放电。
3、什么是焓?为什么要定义焓?焓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定义焓?
过程变量可通过状态变量来求算,反之亦然。可用Qp与焓变求其它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焓的特点:焓是状态函数定义式中焓由状态函数组成。焓不是能量虽然具有能量的单位,但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4、什么是热容?
热容的定义:系统升高单位热力学温度时所吸收的热。热容是温度的函数,受物质、物态和温度的影响。
5、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焦耳定律?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和压力无关。
U=U(T)
6、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热容比?
7、请解释一下卡诺循环的四步机理
8、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热机效率?并证明热机效率与1的大小关系。
9、请解释一下热温商的定义,并说明卡诺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什么等于0?
10、请说明什么是冷冻系数?
11、请说明一下什么是热泵?
热泵的工作原理与致冷机相仿。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使高温物体温度更高。热泵的工作效率等于:向高温物体输送的热与电动机所做的功的比值。热泵与致冷机的工作物质是氨、溴化锂(氟利昂类已逐渐被禁用)热泵又称为物理热泵。
12、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化学热泵?
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作为热泵的工作物质,利用太阳能为室内供暖,而化学物质可重复利用。
13、暖宝宝的工作原理
博士英语考核知识点积累
1、agitation搅拌
2、interplanar平面间的,晶面间的
3、Imidazole咪唑
4、amperometriccurrent-time校正电流时间
5、chronoamperometry计时安培分析法,计时电流法
6、piezoelectricproperties压电性质
7、Coercive强制的,强迫的;高压的
8、densityofstates态密度
9、Itinerant巡回的,流动的
10、magnetronsputtering磁控溅射
11、Monodispersed单分散的
12、Thiourea硫脲
13、hydrochloricacidic盐酸
14、microemulsion微乳剂
15、physisorptionisotherms物理吸附等温线
16、vulcanizeddegree硫化程度
17、deconvolution去卷积,反褶积;退褶合
18、periodicboundaryconditions周期边界条件
19、Chemisorption化学吸附
20、hydrogenadsorption氢吸附
21、Desorption脱附
22、Oligomer低聚物,低聚体
23、nonfullereneacceptors非富勒烯受体
24、Interpenetrating渗透,互相贯通
25、conjugatedthiophene共轭噻吩
26、Porphyrin卟啉
27、steric原子的)空间(排列)的,位的
28、Backbone脊梁骨,脊椎;分水岭;支柱;决心,毅力
29、isomermolecule异构分子
30、Conformational构象的
31、Planarity可平面性
32、Crystallographic晶体的,晶体学的
33、Hindrance阻碍,妨碍;障碍物;起妨碍作用的人
34、centrosymmetricdimers中心对称二聚体
35、long-soughtquestion长期寻求的问题
中医中药国粹经典知识积累
第十三节和解剂
概述
凡以和解少阳或调和肝脾为主要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等病证的中药制剂,称为和解剂。
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等功效,适用于少阳病的寒热往来,肝脾不调所致的胁肋胀满、食欲不振等病证。
按其功效和适应范围,本类中成药可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两类:
和解少阳剂:和解少阳,主治伤寒邪在少阳所致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症状。
调和肝脾剂: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脾不调所致的胁肋胀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本类成药以祛邪为主,体虚者不宜用。
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颗粒
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生姜、姜半夏、甘草
柴胡为君药。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风寒感冒者慎用。
调和肝脾剂
逍遥颗粒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生姜、薄荷
柴胡为君药。
舒肝健脾,养血调经。
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肝肾阴虚所致的胁肋胀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慎用。
加味逍遥丸
柴胡、栀子(姜炙)、牡丹皮、薄荷、白芍、当归、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生姜。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昏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薄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并注意调节情志,切忌气恼劳碌。
第十四节理气剂
概述
凡以行气、降气,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理气剂。
本类药能行气、降气,适用于肝气郁结、脾胃气滞、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肺气上逆引发的病证。
分为:
理气疏肝剂:行气、疏肝解郁、止痛,用于肝气郁滞证。
理气和中剂:行气、健脾消食,用于脾胃气滞证。
本类药多芳香辛燥,不宜过量久服。气滞兼阴虚、阴虚火旺及孕妇不宜使用。
理气疏肝剂
四逆散
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柴胡为君药。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所致的胁痛、痢疾、症见脘腹胁痛、热厥手足不温,泻痢下重。
孕妇、肝阴亏虚胁痛,寒厥所致四肢不温者慎用。服药期间,忌恼怒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左金丸
黄连、吴茱萸
黄连为君药。
泻火,疏肝,和胃,止痛。
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脾胃虚寒胃痛及肝阴不足胁痛者慎用;服药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
柴胡疏肝丸
柴胡、青皮(炒)、陈皮、防风、醋香附、麸炒枳壳、木香、乌药、姜半夏、茯苓、桔梗、姜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炒山楂、炒槟榔、六神曲(炒)、酒大黄、酒白芍、当归、醋三棱、醋莪术、黄芩、薄荷。
疏肝理气,消胀止痛。
肝气不舒,症见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肝胆湿热、脾胃虚弱证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郁闷、恼怒、应保持心情舒畅。
气滞胃痛颗粒
柴胡、香附(炙)、白芍、延胡索(炙)、枳壳、炙甘草。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肝胃郁火、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者慎用;孕妇慎用。
胃苏颗粒
紫苏梗、香附、陈皮、枳壳、槟榔、香橼、佛手、鸡内金(制)。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及脾胃阴虚或肝胃郁火胃痛者慎用。
理气和中剂
越鞠丸
醋香附、川芎、炒栀子、苍术(炒)、六神曲(炒)。
理气解郁,宽中除满。
瘀热痰湿内生所致的脾胃气郁,症见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忌忧思恼怒。避免情志刺激。
木香顺气丸
木香、醋香附、厚朴、青皮、枳壳(炒)、槟榔、陈皮、砂仁、苍术(炒)、生姜、甘草。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湿阻中焦、脾胃不和所致的湿滞脾胃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孕妇及肝胃郁火胃痛、痞满者慎用。
第十五节活血剂
概述
凡以活血化瘀,治疗瘀血所致的各种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活血剂。
本类药能活血化瘀,兼行气、止痛、益气、补阴、化痰、息风,主治气滞、气虚、风痰兼夹等引发的瘀血病证。分为:
活血化瘀剂: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
活血行气剂: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证。
益气活血剂: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
益气养阴活血剂:补气养阴、活血,用于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
活血化痰息风剂:活血、化痰息风,或兼益气通络,用于瘀血夹风痰阻络、经络失养所致的中风后遗症或恢复期。
本类药多辛散温通,月经过多、有岀血倾向者慎用或忌用,孕妇忌用。药力较猛的活血剂易伤正气,不宜过量或久服。
活血化瘀剂
复方丹参片
丹参、三七、冰片。
丹参为君药。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慎用。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丹七片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瘀血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孕妇、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血塞通颗粒
三七总皂苷。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歪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症候者。
孕妇慎用。阴虚阳亢或肝阳化风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
消栓通络胶囊
川芎、丹参、黄芪、三七、桂枝、郁金、木香、泽泻、槐花、山楂、冰片。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神情呆滞,言语謇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阴虚内热、风火、痰热证者慎用。
逐瘀通脉胶囊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血瘀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舌黯红,脉沉涩。高血压、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等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脑出血患者禁用。体虚、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脑梗死急性期应与一般综合治疗结合使用。
活血行气剂
血府逐瘀口服液
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柴胡、桔梗、枳壳、甘草
桃仁、红花为君药。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孕妇忌服。气虚血瘀者慎用。
元胡止痛片
醋延胡索、白芷。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孕妇及胃阴不足者慎用。
速效救心丸
川芎、冰片。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
孕妇禁服。气阴两虚、心肾阴虚之胸痹心痛者、有过敏史者及伴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忌烟酒浓茶。治疗期间,若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据报道,有服用本品引起口腔溃疡、口唇肿胀、急性荨麻疹及全身性皮疹的不良反应,应注意。
冠心苏合滴丸
苏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土木香。
理气,宽胸,止痛。
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阴虚血瘀之胸痹禁用。胃炎、胃弱、胃溃疡、食管炎及肾脏疾病者慎用。辛香走窜,不宜长期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忌烟酒浓茶。治疗期间,若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据报道,服用本品有引起过敏性荨药疹和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应注意。
心可舒胶囊
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气虚血瘀、痰瘀互阻之胸痹、心悸者不宜单用。孕妇、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证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如果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应及时救治。脑梗发作期应及时留观,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用药。
九气拈痛丸
醋延胡索、醋香附、木香、陈皮、郁金、醋莪术、五灵脂(醋炒)、高良姜、槟榔、甘草。
理气,活血,止痛。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孕妇禁用。胃热引起的胃痛慎用。
益气活血剂
麝香保心丸
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肉桂、苏合香、蟾酥、人工牛黄、冰片。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忌用。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
消栓胶囊
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
补气活血通络。
中风气虚血瘀症,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气短乏力、面色晄白;缺血性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服。中风急性期痰热证、风火上扰证者不宜使用。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及有出血倾向者者慎用。
通心络胶囊
人参、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制)、降香、全蝎、蜈蚣、檀香、冰片、蝉蜕、酸枣仁(炒)。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心气虚乏、血瘀阻络证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而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阻络型中风,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方中全蝎、蜈蚣、土鳖虫有毒,水蛭有小毒,故孕妇忌用,不宜多服久服。出血性疾患、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中风禁用。宜饭后服用。
诺迪康胶囊
圣地红景天。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气虚血瘀所致胸痹,症见胸闷,刺痛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冠心病心绞痛见以上表现者。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
益气养阴活血剂
稳心颗粒
黄精、党参、三七、琥珀、甘松。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症见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忌烟酒、浓茶。用药时应将药液充分搅匀,勿将杯底药粉丢弃。
参松养心胶囊
人参、麦冬、南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炒)、桑寄生、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龙骨。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孕妇慎用。应注意配合原发性疾病的治疗。
益心舒胶囊
人参、黄芪、丹参、麦冬、五味子、川芎、山楂。
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
气阴两虚,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冠心病心绞痛见有上述症状者。
孕妇及月经妇女慎用。
活血化痰息风剂
人参再造丸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本品含朱砂有毒,故孕妇忌用,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中风及风湿热痹者慎用。
华佗再造丸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
痰瘀阻络之中风的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孕妇忌服;中风痰热壅盛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者不宜使用。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
抗栓再造丸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息风镇痉。
瘀血阻窍、脉络失养所致的中风,症见手足麻木,步履艰难,瘫痪,口眼喎斜,言语不清;中风恢复及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本品所含朱砂、土鳖虫、全蝎、水蛭等有毒,故孕妇禁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年老体弱、阴虚风动者慎服。
第十六节止血剂
概述
凡以止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止血剂。
本类药能止血兼清热凉血或活血化瘀,主治各种原因引发的岀血证。
分为:
凉血止血剂: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岀血。
活血止血剂:化瘀止血,用于瘀血岀血。岀血量多且急迫者,不宜单用中药止血剂。岀血无瘀血者不宜用化瘀止血药。
凉血止血剂
槐角丸
槐角(炒)、地榆炭、防风、黄芩、当归、枳壳(炒)。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虚寒性便血者、体弱年迈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若痔疮便血、肿痛严重和便血呈喷射状者应及时采取综合急救措施。
化瘀止血剂
三七片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岀血兼瘀血证,症见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孕妇忌用。止血定痛片
煅花蕊石、三七、海螵蛸、甘草。
散瘀、止血、止痛。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出血、胃酸过多。孕妇慎用。
第十七节消导剂
概述
凡以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治疗食积停滞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消导剂。
本类药能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治疗食积停滞证。分为:
消积导滞剂:消食、化积、和胃,用于饮食积滞证;
健脾消食剂: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证。
部分药有一定的致泻作用,不宜久用。
消积导滞剂
保和丸
焦山楂、六神曲(炒)、炒莱菔子、炒麦芽、半夏(制)、陈皮、茯苓、连翘
山楂为君药。
消食,导滞,和胃。
食积停滞,脘腹胀满,暧腐吞酸,不欲饮食。
枳实导滞丸
枳实(炒)、大黄、六神曲(炒)、黄芩、黄连(姜汁炒)、茯苓、白术(炒)、泽泻
大黄为君药。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虚寒痢疾者慎用。孕妇慎用。久病正虚、年老体弱宜慎用。
六味安消散
藏木香、大黄、山柰、北寒水石(煅)、诃子、碱花。
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
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的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对本品过敏者忌服。脾胃虚寒之胃痛、便秘及热结血瘀痛经者慎用。孕妇忌用。
健脾消食剂
开胃健脾丸
白术、党参、茯苓、山药、炒六神曲、炒麦芽、山楂、木香、砂仁、陈皮、煨肉豆蔻、黄连、炙甘草。
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中气不和所致的泄泻、痞满,症见食欲不振、嗳气吞酸、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见上述证侯者。
湿热痞满、泄泻者不宜使用。
第十八节治风剂
概述
凡以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治疗外风、内风所致的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治风剂。
本类药能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治疗外风、内风所致的病证。分为
祛除外风剂:疏风、止痛、除湿、止痒,主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眩晕、面瘫等。
平息肝风剂: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清热泻火、滋补肝肾、补血作用。主治脑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中风、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等。使用上应严格区分内外风。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川芎、羌活、白芷、荆芥、薄荷、防风、细辛、甘草
川芎为君药。
疏风止痛。
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口服。散剂饭后清茶冲服。丸剂和片剂饭后清茶送服。颗粒剂饭后温开水或浓茶冲服。袋泡剂开水冲服。
久病气虚、血虚,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头痛、孕妇均慎用。
芎菊上清丸
菊花、川芎、连翘、薄荷、炒蔓荆子、黄芩、栀子、黄连、羌活、藁本、防风、白芷、荆芥穗、桔梗、甘草。
清热解表,散风止痛。
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肝火上攻、风阳上扰头痛慎用。
正天丸
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鸡血藤、附片、麻黄、白芷、防风、独活、羌活、细辛、钩藤、地黄、白芍。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
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孕妇慎用。婴幼儿、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不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宜饭后服用。
平肝息风剂
天麻钩藤颗粒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盐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
天麻、钩藤为君药。
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症见上述证候者。
血虚头痛者、阴虚动风者忌用。
脑立清丸
磁石、珍珠母、赭石、猪胆汁(或猪胆粉)、冰片、薄荷脑、清半夏、牛膝、熟酒曲、酒曲。
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忌用。肾精亏虚所致头晕、耳鸣及体弱虚寒慎用。
松龄血脉康胶囊
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血脂症见上述证候者。
气血不足证者慎用。
第十九节祛湿剂
概述
凡以祛除水湿,治疗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祛湿剂。
本类药能祛除水湿,兼有清热、利胆、止泻、温阳等作用,适用于水湿、痰湿、湿浊、湿热等引发的病证。分为:
清利消肿剂:清热、利水湿、消肿,主治水湿内蕴化热所致的水肿。
利尿通淋剂:清热通淋、利尿排石等作用,主治水湿内蕴、化热下注所致的淋浊、癃闭。
清利肝胆剂:清肝、利胆、退黄、排石等作用,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
清热燥湿止泻剂:清热燥湿、止泻止痢等作用,主治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
温化水湿剂:温阳化气、利水消肿等作用,主治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的水肿、癃闭。
本类药多苦寒清燥或清利,有伤阳、伤津之弊,故阳虚有寒或阴虚津亏者慎用。而温化水湿剂则温燥渗利,有伤阴助热之弊,故水肿有热或阴虚有热者忌用。
清利消肿剂
肾炎四味片
细梗胡枝子、石韦、黄芩、黄芪
清热利尿,补气健脾。
湿热内蕴兼气虚所致的水肿,症见浮肿、腰痛、乏力、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脾虚阳虚或风水水肿者慎用。服药期间,宜低盐、低脂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肾炎康复片
人参、西洋参、山药、黑豆、地黄、杜仲(炒)、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泽泻、白茅根、丹参、益母草、桔梗。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清解余毒。
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体虚浮肿,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急性肾炎所致的水肿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宜低盐饮食,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禁房事。
利尿通淋剂
八正合剂
川木通、车前子(炒)、瞿麦、萹蓄、滑石、灯心草、栀子、大黄、甘草
川木通、车前子为君药。
清热、利尿、通淋。
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症见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
孕妇禁用。淋证属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者慎用。
癃闭舒胶囊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山慈菇。
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肾气不足、湿热瘀阻所致的癃闭。症见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伴小腹拘急疼痛;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出血证、有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肺热壅盛、肝郁气滞、脾虚气陷所致的癃闭慎用。
三金片
菝葜、金沙藤、金樱根、羊开口、积雪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
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淋证属于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者慎用。偶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血尿素氮(BUN)轻度升高,血白细胞(WBC)轻度降低。故用药期间须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排石颗粒
连钱草、盐车前子、苘麻子、木通、石韦、瞿麦、滑石、徐长卿、忍冬藤、甘草。
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下焦湿热所致的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泌尿系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禁用。久病伤正兼肾阴不足或脾气亏虚等证者慎用。
癃清片
泽泻、车前子、黄柏、黄连、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之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等。
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淋证属于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膀胱气化不行者不宜使用。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肾阳衰惫,肾阴亏耗所致的癃闭不宜。
清利肝胆剂
茵栀黄口服液
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金银花提取物。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侯者。
阴黄者不宜使用。
茵陈五苓丸
茵陈、茯苓、白术(炒)、泽泻、猪苓、肉桂。
茵陈为君药。
清湿热,利小便。
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症见身目发黄、脘腹胀痛、小便不利。
孕妇慎用。
消炎利胆片
溪黄草、穿心莲、苦木。
清热、祛湿、利胆。
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侯者。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清热燥湿止泻剂
香连丸
萸黄连、木香。
黄连为君药。
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寒湿及虚寒下痢者慎用。
香连化滞丸
黄连、黄芩、木香、枳实(麸炒)、陈皮、青皮(醋炙)、厚朴(姜炙)、槟榔(炒)、滑石、当归、白芍(炒)、甘草。
清热利湿,行血化滞。
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
孕妇忌服。寒湿或虚寒下痢者慎用。
温化水湿剂
五苓散
泽泻、茯苓、猪苓、炒白术、肉桂。
泽泻为君药。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孕妇慎用。湿热下注,气滞水停,风水泛滥所致的水肿者慎用。因痰热犯肺、湿热下注或阴虚津少所致的喘咳、泄泻、小便不利不宜使用。
萆薢分清丸
粉萆薢、盐益智仁、乌药、石菖蒲、甘草。
粉萆薢为君药。
分清化浊,温肾利湿。
肾不化气,清浊不分所致的白浊,小便频数。
膀胱湿热壅盛所致的小便白浊及尿频、淋沥涩痛者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jxmyty/1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