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位小患儿家长写了一篇关于她带娃治疗“腺样体肥大”全过程的回顾性文章。曲曲折折从几年前说起,跳了不少坑,走了不少弯路,为了造福后来人,她于是写了篇细腻、通透又有真情的文章。发我看过后,我转发到我的朋友圈里,结果今天节后第一天出门诊,呼呼啦啦来了好几位受那篇文章影响而特意来查腺样体的家长,我得讲讲腺样体
腺样体肥大,是个近十几年开始引起家长和医生注意的疾病。因为我的导师是搞头颈这块的,包括肿瘤和鼾症(OSAHS)等,所以我对于成人和儿童的鼾症治疗形成了习惯性敏感与重视。之前也写了几篇关于腺样体肥大的文章,这里我也不打算展开细讲了,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查阅我之前的目录寻找答案。今天我主要谈谈门诊家长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有未尽之处可以给我留言,我汇总汇总会接着写。
1、听说“尽管孩子腺样体很大,打呼噜很厉害,但腺样体反正以后会萎缩的,那我们就继续观察等待它萎缩吧”。对吗?
答案是:错。
为什么?首先,腺样体若干年后,确实会萎缩,但是,速度有快有慢,如果这个孩子现在已经有明确的睡眠呼吸暂停,包括睡眠血氧监测的结果也显示有手术指征,睡眠不踏实,张口呼吸两三年……你要等吗?等下去,等几年?1年?2年?3年?……等待的过程,一直伴随着睡眠低氧,生长激素分泌受限;张口呼吸时间久了,脸型的变化不可逆。你要等那么久去让它自然萎缩,好,确实逃掉了一场手术,但你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计算过利弊吗?手术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凡事不能顾此失彼。躲了手术,有可能却收获了生长激素分泌受限、听力下降、脸型改变、经久不愈的鼻窦炎……
2、“我们前几天感冒了,鼻子堵的很厉害,那大黄鼻涕简直了,医院给查了鼻咽镜,说是腺样体肥大,让做手术,杨大夫,我们要不要做啊?感冒之前也没觉得鼻子有多堵啊。“
首先这个病人的问题是,感冒期间查鼻咽镜,这不是特别合适的选择。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阶段,腺样体通常会比平时状态下更加肿胀,因此对于堵塞后鼻孔的程度判断多少是有影响的,尤其对于这种平时鼻腔通气还可以,只是感冒后堵塞严重的孩子,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着急去检查,而且即便是查有腺样体肥大,也不是说立刻马上就要手术。可以先考虑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比如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等,鼻喷剂以及口服药物及时给上,保守治疗一个阶段后,复查鼻咽镜,有必要时可加上睡眠呼吸监测来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手术。很多没有并发症的孩子,规律使用鼻喷药物及口服药物之后,张口呼吸明显改善,睡眠血氧监测结果也仅仅是轻度甚至没有低氧状况的话,还手什么术。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jxmyty/1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