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腺样体肥大,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肥大,而是被一团痰湿堵住了!
在中医认为,痰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喉咙里吐出的那种。它指的是在体内积存、难以化开、难以排出的水液。当这些水液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变质,形成痰。而孩子的代谢偏慢,饮食又不加节制,这就更容易导致痰湿在体内积聚。
痰湿在体内流动缓慢,容易阻滞经脉,影响气血流通。当痰湿堵在鼻咽部时,就会导致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出现。我的案例
之前,我接诊过一位5岁的患儿。他因为发烧咳嗽就医,检查结果显示患有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虽然烧退了,但鼻塞、流鼻涕、手脚冰凉以及流口水这些症状却依然存在。家长为此十分焦虑,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见好转。
后来,家长在网上看到我的科普,打算试一试中医治疗。
经过详细的问诊,我发现这个孩子还存在张口呼吸、晚上难以入睡、大便前干后稀等问题。舌淡红,苔白,这些都是肺脾气虚湿盛的典型表现。
开方:桂枝、白芍、炙甘草、辛夷、人参、石菖蒲、当归、柴胡、白豆蔻、炒白术、茯苓、泽泻、甜菊叶、生姜、红枣。(以上仅为此患者处方,中医辨证、一人一方)
效果: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小朋友的各种症状基本上都没有了,,睡眠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再巩固一段时间,小朋友就可以彻底停药了。
用药思路:
这个孩子主要因为肺气不足导致鼻塞、流鼻涕,脾虚湿盛使得津液无法固守,从而出现流口水现象;同时,气虚也会影响到四肢的温度调节功能,导致手脚冰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五种药材,它们构成了桂枝汤的基本配方,主要让阳气能够顺利地到达四肢,从而改善手脚冰冷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加入了人参,它能补充脾肺之气,石菖蒲则具有辛温开窍的功效。
在治疗鼻塞方面,我们选择了当归搭配辛夷和柴胡,这个方法源自清朝陈士铎的《辩证录》中的取渊汤。
辛夷具有辛温性质,能够有效地缓解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同时还能通窍并向上进入大脑。
柴胡则有助于提升阳气,使其上升至头部,共同发挥扶正祛邪、畅通鼻窍的效果。
白豆蔻则能消除胃部的寒滞之气,温暖脾胃。
炒白术、茯苓与炙甘草一起组成了四君子汤,主要用于健脾利湿。
泽泻则能引导湿邪通过小便排出体外。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腺样体肥大方面的独特优势。它并不是简单地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根源上入手,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来消除病因。
所以,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不妨先试试中医的方法。
痰湿消了,腺样体肥大自然就好了。
#腺样体肥大#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baoyijia.com/crmyty/15555.html